医生为啥建议宝宝 1 岁以后必须戒奶瓶?3 个风险一定要了解

刚学会了用奶瓶喝奶的宝宝的家长。很多宝宝习惯用奶瓶喝睡前奶,偏爱奶瓶的宝宝还习惯用奶瓶喝所有饮品,其实就是因为宝宝习惯性奶瓶含睡,还有一方面是觉得奶瓶喝奶「方便、量大」(这个道理和宝宝习惯奶瓶后不认乳头有些类似)。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在 1 周岁的时候应该逐渐停止使用奶瓶,18 个月之前戒断奶瓶。

这可急坏了一大堆的家长,尤其是周岁才断了奶,刚学会了用奶瓶喝奶的宝宝的家长。

我家孩子不用奶瓶不喝奶啊,为了戒奶瓶天天和孩子置气!

听说 1 岁以后吃奶瓶会造成牙齿畸形,真的假的?

我家现在 3 岁了还习惯睡前奶用奶瓶喝,有那么严重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妈妈们心目中的「奶瓶之惑」。

为啥建议宝宝 1 岁后

逐步戒掉奶瓶?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1. 龋齿风险

风险指数:★★★★

很多宝宝习惯用奶瓶喝睡前奶,甚至含着奶嘴睡觉,此外,偏爱奶瓶的宝宝还习惯用奶瓶喝所有饮品,可能还会装果汁等,长时间饮用又不及时清洁的话,有龋齿风险。

记得很久以前还有一个耸人听闻的「宝宝门牙被剪短」的谣言,其实就是因为宝宝习惯性奶瓶含睡,导致的门牙龋齿,简称「奶瓶龋」。

2. 发胖风险

风险指数:★★★

宝宝依赖奶瓶,一方面是习惯,还有一方面是觉得奶瓶喝奶「方便、量大」(这个道理和宝宝习惯奶瓶后不认乳头有些类似),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一些宝宝的过度饮用,容易不知不觉吃了更多的奶,从而引起肥胖。

3. 影响口腔发育

风险指数:★★

其实,奶瓶对于口腔功能的影响还是有争议的。人体口腔的功能主要有咀嚼、吞咽、语言等功能,吮吸虽然是最早出现的口腔功能,但多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退化,这也就是很多成人反而用不好奶瓶奶嘴的原因。

但宝宝如果一天中很多时候都会含着奶瓶,并影响到自主进食,口腔肌肉无法得到锻炼,会妨碍宝宝学习说话,导致说话含混不清。

奶瓶吃奶容易导致孩子非营养性吮吸需求增加,长期的非营养性吮吸会影响口腔的功能和形态。

怎么帮助宝宝

科学戒除奶瓶?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既然知道了奶瓶对宝宝有危害的风险,就要科学地戒除奶瓶。

1. 工具的替代

宝宝 6 个月以后,就可以逐渐让他使用带吸口或吸管的杯子了,从奶瓶慢慢过渡到水杯。

要告诉宝宝,水杯才是喝水喝奶正确的打开方式,可以先给宝宝用杯子喝水,等习惯后,慢慢把奶也装到杯子里喝。

等孩子学会并慢慢习惯,就可以给宝宝戒断奶瓶了。

我家已经 1 岁多,之前没有练习过,还来得及么?

1 岁以后也可以,只要宝宝能熟练地用吸管杯或者其他杯子,都可以慢慢引导来戒除。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 慰藉物的转换

对于「奶瓶只是喝奶工具」的宝宝,奶瓶向水杯的过渡还是相对容易的。

但如果奶瓶对宝宝还是「必须的安抚物」的话,戒断奶瓶就没那么容易了,比如喜欢抱着奶瓶入睡、吮吸奶嘴安抚情绪等。

这样的宝宝需要花多一点时间用其他的安抚方式来替代奶瓶和奶嘴 。

对于喝着奶睡的宝宝,要把喝奶时间提前,用睡前仪式(比如洗澡、刷牙、换睡袋、读绘本)来替代喝奶,避免把睡眠和喝奶联系在一起。

而当宝宝需要情绪安抚的时候,小婴儿可以用咬咬胶或者其他安抚物,大宝宝更需要的是妈妈的爱和陪伴。

宝宝就是戒不掉

如何把风险降至最低?

很多妈妈会说,道理都懂,但宝宝就是戒不掉。

特别是对于「慰藉物依赖」的宝宝而言,要戒断奶瓶,可能会遭到宝宝的「拒食抵抗」,有时候家长心急,过于强硬的态度反而更加引起宝宝的不安,甚至出现「抢夺奶瓶拉锯战」,影响全家人的情绪。

其实,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建议遵循的原则是「利弊权衡伤害最小化」,也许奶瓶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风险,但是如果过于强行地戒除,会对宝宝、别是安全感弱的宝宝造成更大的心理阴影。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回头看看奶瓶的各种危害,其实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造成危害的最大的原因是宝宝对奶瓶的过度依赖。

这时就有第二个问题:怎样能避免戒不掉奶瓶的情况,怎样能把危害风险降到更低?

我们可以这样做:

1. 怕宝宝龋齿?

睡前奶时间尽量提前,喝完漱口、刷牙;不要给宝宝养成用奶瓶喝果汁等其他饮品的习惯。

2. 怕宝宝长胖?

控制好宝宝奶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国内儿童 1~2 岁的孩子每天奶量约 500 mL,2~3 岁每天 300~400 mL 奶或相当奶制品,别超量。

3. 怕影响宝宝口腔发育?

建立奶瓶时间(和宝宝约定好喝奶才能用),限制每日奶瓶时间。

同时给予宝宝可以满足口欲的其他安抚物,比如安抚巾、咬咬胶等;丰富日常活动,减少孩子因为无聊或者焦虑等需要吮吸安抚的机会。

最后,养育孩子不是教条式的,并不是按书养,家长们需要自己权衡,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养娃模式。

育儿的过程,不是你和孩子相互折磨和较劲,而是一个你自己和孩子都愉悦的过程。

本文专家

李昕

审核专家

三甲医院 儿科主治医生

北京大学儿科医学硕士

策划制作

排版:美丽

监制:阿童木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妈妈的体型和宝宝的聪明程度有关?科学解释来了,看完涨知识

妈妈的体型和宝宝的聪明程度有关?科学解释来了,看完涨知识

他认为臀部肥大、大腿粗的孕妇生出来的孩子更加聪明,可以为其腹中的胎儿提供有益于大脑发育的物质,她们的母乳含有更多有利于宝宝发育的物质,毕竟孩子的智商除了有先天因素的影响外,父母还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呢。

宝宝离乳后依恋妈妈乳房怎么办?家长要做到“三不说,一不做”

宝宝离乳后依恋妈妈乳房怎么办?家长要做到“三不说,一不做”

孩子这么喜欢摸妈妈乳房,宝宝还是会摸妈妈乳房,多数孩子摸妈妈乳房都是这个原因,宝宝说晚上没有妈妈:孩子摸妈妈乳房本身不是太大的问题。孩子确实不能一直摸妈妈乳房,我家孩子2岁的时候出门还是喜欢摸我的乳房。

宝宝总爱抠鼻孔,家长应该怎么办?

宝宝总爱抠鼻孔,家长应该怎么办?

宝宝偶尔抠一下鼻孔可能问题不大,就可能容易造成鼻腔粘膜的破损,容易让空气中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乘虚而侵犯感染,当宝宝总是爱抠鼻孔时,日常可以教宝宝学会用擤鼻子的方式替代抠鼻孔,帮助宝宝减少抠鼻孔的次数,及时给宝宝清理鼻腔。

婆婆说宝宝竖抱会伤害脊柱?看了这篇文章可以理直气壮的反驳了!

婆婆说宝宝竖抱会伤害脊柱?看了这篇文章可以理直气壮的反驳了!

过早或频繁的竖抱婴儿会损伤他们的颈椎,是认为宝宝头部的重量会压坏脊椎,可以看到家里的摆设、更好得看清妈妈的脸、其他种种之前没见过的新奇事都在刺激着宝宝大脑:根据宝宝俯卧时抬头的情况来适当延长竖抱时间:

科普:婴儿频繁吃奶,不一定就是饿了,很可能是这几个原因引起

科普:婴儿频繁吃奶,不一定就是饿了,很可能是这几个原因引起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宝宝在进行喂养母乳之后,宝宝或许会因为奶水不够吃而感到十分的饥饿。所以很多的妈妈都会在宝宝每次吃完奶之后,很多的育儿专家也对宝宝不停地吃奶这个现象进行了一系列非常深入的研究,一、刚出生宝宝都会极度的缺乏安全感。

发现宝宝误食异物,千万不要做这2件事,否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发现宝宝误食异物,千万不要做这2件事,否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以免出现处理不当造成对宝宝的二次伤害,催吐容易让宝宝发生呛咳窒息风险,浙江一位1岁的宝宝误把家里的烧碱片当成白糖吃下一包,另外一种就是腐蚀性强的物品遇到水会发生反应,接下来要立刻检查孩子嘴里是否有残留物质。孩子出现喉咙痛。

女性睡前喝羊奶的好处和坏处

女性睡前喝羊奶的好处和坏处

在睡前喝羊奶会不会发胖?网上都说睡前喝羊奶对睡眠有好处,那么女性睡前喝羊奶的好处和坏处有什么?通常来说睡前喝羊奶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女人在睡前喝杯羊奶有助眠作用,合理饮用羊奶不会对健康有损害的。女性睡前喝羊奶除了有利于促进睡眠、稳定情绪。

宝宝出生后,第一个抱孩子的人有讲究,尽量别让3种人亲近

宝宝出生后,第一个抱孩子的人有讲究,尽量别让3种人亲近

家长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其实对于回家后第一个抱孩子的人来说是非常有讲究的,可能孩子在出生之后有很多的人都会来看望孩子,孩子的性格也和第1个抱孩子的人性格差不多,如果自己生病了是不会去看望孩子的,会担心把细菌和病毒带给孩子。

新生儿能丑到什么境界?宝妈被刚出生的宝宝“丑哭”,网友:亲妈

新生儿能丑到什么境界?宝妈被刚出生的宝宝“丑哭”,网友:亲妈

幻想这个孩子出生之后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因为百分之九十几的孩子出生之后都会特别的丑。刚出生的孩子不仅没有白皙的皮肤里面的眼睛,有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不仅没有娇嫩的皮肤反而非常的皱。大部分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明亮白皙的皮肤的。

哈佛研究发现:宝宝一生中有3次机会“变聪明”,父母别轻易错过

哈佛研究发现:宝宝一生中有3次机会“变聪明”,父母别轻易错过

同样需要注意孩子不同时期的成长特别,也针对父母印象中变聪明的三个阶段进行了调研,3岁前的宝宝是大脑发育最黄金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并不需要父母过多的教育,父母们需要抓住孩子的第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小主意“

最新最新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