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我太难了!只因为起草这个重要的文件……

一份重要的文件引起了广大教育人乃至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这就是教育部发布的一个重量级文件——《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起草《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亟需对教师惩戒权加以明晰和明细,老师能不能打学生”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里?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我太难了!只因为起草这个重要的文件……

最近,一份重要的文件引起了广大教育人乃至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这就是教育部发布的一个重量级文件——《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

关于这个文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深有感触,他说:

“起草《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我太难了!”

这个重要的文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中国的教育现状,

亟需对教师惩戒权加以明晰和明细。

但是,关于教师惩戒权,一向争议颇多,众说纷纭。

并且,还有很多东西无法界定,比如,“惩戒”的尺度如何把握?

老师能不能打学生?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里,肯定不能写“打”。

但是,又该如何惩戒呢?合理的、科学的惩戒包括哪些方式方法呢?

这些都需要细化、量化,否则,即使给了教师惩戒权,也落实不了。

还有,即使出台了惩戒权,没有强有力的后续支撑,恐怕老师的后顾之忧难以消除。

邓司长在调研的过程中,很多年轻的家长告诉他,每天辅导孩子功课都是一种修行。

家长都要先运气,告诉自己今晚一定不能发火,一定要有耐心。

然而,这些决心一碰到现实,总是一败涂地,这就是中国的教育现状。

家长们可以拎起鸡毛掸子,给孩子的屁股狠狠地来上几下,可是,老师能这样做吗?

《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一旦正式发布,意味着以法律的名义赋予了老师这项权利。

老师们,你们期待吗?

家长还在使用10年前教育方法?改掉这几个坏习惯,让孩子更好成长

家长还在使用10年前教育方法?改掉这几个坏习惯,让孩子更好成长

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些坏习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前家长就是平时在家里喜欢批评孩子,因为孩子会感觉父母是这样的人,孩子自己也会变得爱批评。一般在家里家长抱怨会感觉是来自环境,所以说孩子以后也可能埋怨身边的环境。

儿童智力开发教育

儿童智力开发教育

注重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4~6岁期对小儿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抓住不同年龄智能发育的关键期。最好能安排一次智能测查,了解孩子的智能发育水平。婴儿期最好每3个月能进行一次智力测验;幼儿期每半年进行一次智力测验;

孩子总被欺负,你会怎么做?国外教师:绕开霸凌者和他父母

孩子总被欺负,你会怎么做?国外教师:绕开霸凌者和他父母

我家这孩子更可气,不知道这孩子后来怎样了,谁也不愿意这种事发生在自家娃身上?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告诉孩子打回去,家长要么告诉老师,那可能就要走极端——跑到学校找到霸凌者,不管是吓唬霸凌者还是去找霸凌者的家长?

教师给自家孩子补课遭投诉收到最强回复!网友:恨自己不是老师

教师给自家孩子补课遭投诉收到最强回复!网友:恨自己不是老师

教师给自家孩子补课遭投诉收到最强回复!一则投诉在职教师在家补课的消息,该教师夫妇确实在家给学生补课,明明知道教师给自己家孩子辅导功课,认为教师连给自己家孩子补课都不行!教师到底能不能光明正大地给自己家孩子辅导功课?

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意见,解决师生家长困扰 家长:早该治理了!

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意见,解决师生家长困扰 家长:早该治理了!

同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些教育移动应用传播了有害的信息,教育引导应用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也屡有发生,为了真正发挥教育APP的作用,就是《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性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性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从小父母跟我和姐姐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不要像谁谁谁一样小小年纪就结婚了,在姐姐怀孕五个多月的时候姐姐终于告诉我说她怀孕了,后来她告诉我她想把孩子生下来,就这样几个没有什么带娃经验的女孩在出租屋里把宝宝当做试验品一样带到了快一岁。

任性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教育

任性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教育

多数孩子的任性是由家长娇惯出来的,屈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孩子的任性又是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因素作为基础,任性又可发展成自私、放纵、倔强、固执己见等不良性格。对孩子的任性要教育得法,父母应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讲清道理,当孩子出现任性时。

教育部3个月内两次提及“提高教师教龄津贴」:一省份已率先施行!建达教师编

教育部3个月内两次提及“提高教师教龄津贴」:一省份已率先施行!建达教师编

河南省明确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在落实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也就是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月可享有至少200元的教龄津贴,自河南省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教师教龄津贴新标准以来至今已有快三年的时间了。

教育部发布通知,中小学调整“到校时间”,学生早自习或面临取消

教育部发布通知,中小学调整“到校时间”,学生早自习或面临取消

睡眠不仅对正在长身体的学生很重要,禁止学校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到校时间调整之后,家长认为早自习是最佳学习时间,没有比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了。被学生睡眠时间代替,毕竟早上是学生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

“硬碰硬”的教育,只会两败俱伤,父母要学会智取

“硬碰硬”的教育,只会两败俱伤,父母要学会智取

孩子的坏脾气不能纵容,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更暴躁,其实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试图通过强硬的方式让孩子听话”而父母也会因为孩子的反抗,就会让孩子的坏脾气愈演愈烈。因为孩子清楚知道父母的底线和软肋,聪明的他们就会选择发脾气的方式。

最新最新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