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把孩子当蜗牛养,我整个人舒服多了

在女儿磨蹭、拖延、不听话的无数个瞬间?为什么我的孩子像个蜗牛一样慢”最后疼在孩子身上“我把孩子当兔子撵!我终于认清——磨蹭才是孩子的天性?女儿总是一脸懵地看着我,女儿专注力变强了“张家妈妈早已在朋友圈炫耀孩子可以弹奏一曲。

自从当妈后,说得最多的词汇就是:快!快点!快点啊!

可无论我多么歇斯底里,女儿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妈妈,我已经非常快了啊,能不能不要催了啊?”

在女儿磨蹭、拖延、不听话的无数个瞬间,我“痛心疾首”,绝望怒吼:“为什么我的孩子像个蜗牛一样慢?”

我一遍遍拿起催促的鞭子,却收效甚微,最后疼在孩子身上,累在我心里。

直到无意间读到作家张文亮的散文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看完,我流泪了。

我把孩子当兔子撵,可上帝的本意,就是让我把孩子当蜗牛养啊!

把孩子当蜗牛养,我终于认清——磨蹭才是孩子的天性

每次我三连问:作业做了吗?钢琴弹了吗?课文背了吗?女儿总是一脸懵地看着我:“还没有。”

20分钟后,她坐在钢琴面前,拿着作业本和课本,更加一脸懵:“妈妈,先做哪个”。

有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健全,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所以,面对父母一连串的指令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我应该快点”,而是“我到底要做哪个?”

这就是为什么你越催孩子,她反而越慢。自从把孩子当蜗牛养,我就抓住了诀窍:

“这一个小时,你就好好写作业。”

“今天下午,你只用练钢琴就可以了。”

在单一指令下,女儿专注力变强了,效率变高了;在不催促的环境下,女儿不再诚惶诚恐,更有兴趣去学习了。

是啊,作为父母,我们一直在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快和慢。可是,孩子小小世界里的速度,不应该由我们来定义

感知孩子的成长节奏,我才发现:她的每一天,都有微小的进步。

把孩子当蜗牛养,我不得不放弃比较:别人家的孩子是兔子,我家的是蜗牛,完全不具可比性啊

当放弃了攀比,我感觉困惑解开了,焦虑消失了。

就拿学钢琴这件事来说,女儿的接受度的确很差。同一天进的培训班,张家妈妈早已在朋友圈炫耀孩子可以弹奏一曲,我的孩子呢,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你家孩子要抓紧练习啊......”

我将这股怨气全部发泄到了孩子身上:“你咋那么笨呢?别人能做到的,你做不到?”

女儿忍着泪,低着头。

后来,又给女儿报了轮滑班,这次她的表现却让人意外。短短几天,女儿就掌握了诀窍,成为赛场上风一样的女子。

在这件事上,女儿根本不需要人催促,每次到点甚至反客为主:“妈妈,你能不能快点啊?快迟到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兔子,而那个被人嫌弃的蜗牛,也有自己的闪光点

想起另外一篇火爆全网的文章,妈妈是硕士,爸爸是博士,一心盼望儿子成才,没想到儿子的学习成绩就是不好。

为了让儿子学习成绩上去,妈妈用尽了方法,结果适得其反,儿子因为熬夜身体变差。“我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的孩子,确实资质平凡。”

放下攀比和焦虑,妈妈发现了儿子越来越多的优点:喜欢研究厨艺、心地善良、懂得感恩……

自从把孩子当蜗牛养,我不再盯着她最大的缺点,更多学会接纳和发现

蜗牛爬得很慢很慢,但总有一天,会追上兔子的。就算追不上又能怎样呢?她已经是一只尽了力的蜗牛啊

她的坚持、努力、自律......难道不是比一句“优秀”更耀眼的闪光点吗?我相信,真正优秀的孩子,永远不是比出来的,而是爱出来的

我自己的孩子,就算慢如蜗牛,也能得到无条件的爱。曾经,我也经常在孩子面前,显摆着那点优越感:“我和你爸都是学霸,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学渣?”

还记得女儿曾恨恨地看着我:“我什么都不会行了吧?我讨厌妈妈!”

矛盾不断升级,亲子关系僵化,女儿愈发叛逆,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在你眼中,我干什么都不行。”

后来,我不再“唯成绩论”,女儿考砸了,我就带她出去旅游散心,安慰道:“你妈当年也考过倒数呢,不也考上大学了嘛。”

谁知,小姑娘被说笑了,竟然有点不好意思:“妈妈,我这次考得不好,下次我一定努力!”

孩子的教养要慢慢来,多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

当我放下焦虑,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关注亲子关系上,才发现:给孩子一片爱和宽容的沃土,蜗牛也能迅速蜕变、加速成长。

把孩子当蜗牛养之后,我恍然大悟:立竿见影的教育是神话,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倾注耐心的等待的过程

不急躁、不焦虑,陪着蜗牛小孩慢慢来,孩子舒服了,我也神清气爽了。

我也坚信,那个“磨蹭”的小蜗牛,走得慢,但一定走得远

小学生也能阅读名著,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帮助孩子做好阅读积累

小学生也能阅读名著,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帮助孩子做好阅读积累

怎么才能让孩子阅读名著?并不是怎样才能让孩子阅读名著,说明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为孩子提供阅读经典名著的资源和环境,家长们在引导孩子做阅读训练的时候,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来引导阅读,给孩子辅导简化版本的名著阅读。

秋冬季节,孩子这几个部位最怕冷,宝妈们做好防护了吗?

秋冬季节,孩子这几个部位最怕冷,宝妈们做好防护了吗?

孩子会出现脑后胀痛或者偏头痛的情况,膀胱经受凉会导致孩子面部发黑,冬季最需要保暖的就是孩子的头部了,头部受凉孩子极易感冒生病。而颈部受到疼痛刺激还可能压迫神经导致胸痛、眼睛视力下降及畏光,所以宝妈们可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头、颈部呀!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这么难教么?可能是方法不对,试试这3种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这么难教么?可能是方法不对,试试这3种方法

父母也别总是责怪孩子不听话,想要更好的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引导孩子。父母想要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孩子对父母的说教也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眼中孩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父母不知道的是青春期的孩子。

关于早餐的“3建议3误区”,家长要早点知道,晚了会耽误孩子长个

关于早餐的“3建议3误区”,家长要早点知道,晚了会耽误孩子长个

很多家长都不能够给孩子好好地准备早餐。如果说孩子在早餐的时候没有摄取到足够的能量(碳水),还应该带有满足孩子发育的营养。如果说孩子的营养供给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优质的含营养较高的食物,家长还需要为孩子准备适量的果蔬。

把3个孩子送进哈佛,华裔妈妈的育儿秘诀,只有6个字

把3个孩子送进哈佛,华裔妈妈的育儿秘诀,只有6个字

在2016年也暗戳戳地出了一本书——《我把三个孩子送进哈佛》。我知道孩子在上木工课“说是辛辛苦苦给妈妈做的东西妈妈却不喜欢“其实我当时一看到挂钟就觉得女儿的手艺很棒。但是传统习惯性的思维让我很少去夸赞孩子”总怕孩子因此而骄傲。

幼儿园、爸爸妈妈……我好想你!

幼儿园、爸爸妈妈……我好想你!

也想念我的老师们、朋友们……“想念每天和门卫爷爷们打招呼,想念在操场上做运动?我很想念能在阳光下快乐奔跑的日子。想念爸爸妈妈送我去幼儿园的快乐时光“我的妈妈和我说”所以我会乖乖在家等她回来,我的妈妈每天都要早早地出门,就能见到爸爸妈妈了。

3D实图还原女性分娩全过程,没有一个妈妈能笑着看完!

3D实图还原女性分娩全过程,没有一个妈妈能笑着看完!

孕妇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小信号“孕妇可能会出现不规律的宫缩(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无规律,胎儿下降感(胎先露部下降、入盆衔接使宫底降低,孕妇会觉得上腹部比之前稍微舒适一些,就预示着胎儿在24~48小时内即将分娩。

劳动课回来了!孩子要学煮饭、炖汤、拌凉菜,家长有人欢喜有人愁

劳动课回来了!孩子要学煮饭、炖汤、拌凉菜,家长有人欢喜有人愁

需要完成个人卫生的基本清洁、参与班级的集体劳动、有初步的劳动安全意识:家庭里的清洁、烹饪、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都要能承担起来:只要不是要求孩子在家里完成,通过做家务来锻炼劳动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就缺乏了对孩子家务能力的锻炼。

@泗洪人 9月起,你家孩子要学做饭、下地干“he(活)”

@泗洪人 9月起,你家孩子要学做饭、下地干“he(活)”

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哈尔滨一垃圾桶内发现弃婴,浑身是血!孩子的妈妈已找到,就是不来领走孩子……

哈尔滨一垃圾桶内发现弃婴,浑身是血!孩子的妈妈已找到,就是不来领走孩子……

民警很快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当时来的时候孩子病情非常重,这孩子可能就够呛了,医护团队把孩子送进保温箱,说孩子已经完全治愈了。这孩子父母就一直不露面。孩子的妈妈和姥姥依然没有意愿接走她,让孩子早日回到父母身边。无论如何也不能遗弃孩子。

最新最新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