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一种得体的付出,但不要用爱来PUA孩子

我想这位妈妈本意是想倾诉一下自己的付出,一个说自己从小就特别厌烦妈妈这样说话,所以孩子们也不会因为妈妈的,不是孩子们太自私。更喜欢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美丽大方、博学多知的样子,这样的妈妈才会让他们格外的崇拜,而妈妈对于孩子的爱。

前两天看了一个消息,一位妈妈把芒果削皮切块后,感慨说自从有了孩子,自己只能吃芒果核了。

我想这位妈妈本意是想倾诉一下自己的付出,但是跟帖的评论却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位妈妈的初衷:很多人认为,妈妈没有必要这样做,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对于孩子来件,只是徒增了“貌似亏欠”的烦恼而已。

其中有两个留言我印象很深:一个说自己从小就特别厌烦妈妈这样说话,本来家里也不是吃不起芒果的家庭,何必非要演出这场“苦情戏”?

另一个则提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大口的吃芒果肉,快快乐乐啃芒果核的记忆,爸爸、妈妈和自己嘴巴边都是黄橙橙的果肉,你替我揉揉,我替你搓搓,那种走心的快乐是多么香甜的芒果肉都比不上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经济生活较之以前也越来越好,所以孩子们也不会因为妈妈的“无私奉献”而感动,相反,她们对于这种流于表面的“沉甸甸”的母爱,并不感冒,甚至还会视为一种负担。

不是孩子们太自私,而是生活的变化,让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比如现在的孩子,更喜欢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美丽大方、博学多知的样子,这样的妈妈才会让他们格外的崇拜,并让他们引以为豪;

相反若是妈妈疏于外表,又总是无效唠叨,虽然无私地奉献、默默地承担,但若非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这些原本属于“妈妈的烙印”恰恰是孩子最容易忽略掉的东西。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给孩子做出优秀的榜样。

因为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源自于妈妈。英国教育家巴卢说过: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而妈妈对于孩子的爱,是先天性的,由心而生的,也是毫无保留、心甘情愿付出一切依旧甘之若饴的。

但是,妈妈还要考虑一下,你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想要的爱吗?

换句话来说,爱一个人很容易,但是让你爱的人,明白你的爱,却并不容易;需要很高的情商哦!爱情之间是如此,亲子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请妈妈认真思考自己对孩子的爱,是真正的爱吗?

这种爱,没有任何要求,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却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更没有任何掌控的意图。你不期待孩子对你的爱有所回报,也不要求他和本来的自己有所不同,更不会企图改造他或者修正他。

就像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芒果肉,自己去吃芒果核,但是却又心怀委屈或者不甘,或者只是想要唠叨一下而已。但是妈妈内心深处呢?若没有介意,又怎会碎碎念?若是介意,为什么不能和孩子一起分享或者多买一个自己吃呢?

你的奉献,你的爱,带了一些盲目,觉得妈妈似乎就应该如此;又带了一些期待,好想让孩子能够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啊……

对于孩子来讲,就会是一种隐形的PUA。

母亲节,是属于妈妈的节日。

亲爱的,不妨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做个新时代的妈妈,为了孩子,更为了自己,好好地生活,认真地打理自己,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进步那么一点点。

作为中年女性,依旧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少一些唠叨,多一些幽默,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从容,和自己和解,去拥抱生活。

作为孩子的妈妈,牢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喜恶,尊重他们而不是想要改变他们;言传身教而不是唠唠叨叨;看重孩子的未来和长远而不拘泥于一时的成败与得失。

对于孩子做到问心无愧,作为家长做到无怨无悔,身为妻子做到温婉大气;如此,就好!

最后,别忘了,好好爱自己!永远,永远……

母亲节,致敬所有的妈妈!

入学前看电视和不看电视的孩子,大一点后差距很明显

入学前看电视和不看电视的孩子,大一点后差距很明显

1、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后果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越来越明显,经常出去会听到家长说我家宝宝可乖了,并且我们会发现孩子总是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很多动漫人物的动作行为,因此长时间地观看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当你长时间懒得动脑就会发现记忆力下降“

幼儿园为什么要强迫孩子睡午觉?看完这项研究调查,父母就明白了

幼儿园为什么要强迫孩子睡午觉?看完这项研究调查,父母就明白了

儿子还经常想起来问我幼儿园的开学时间,根本不能逼迫孩子午休,睡午觉不但会对孩子晚上的睡眠时间产生很大的影响,关于睡午觉这个问题幼儿园表示原因有很多,午休和晚上休息对幼儿的早期记忆力有很好的加深作用。

央视扎心纪录片:那群不被祝福的孩子,揭开了中国父母窒息的操作

央视扎心纪录片:那群不被祝福的孩子,揭开了中国父母窒息的操作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管好的坏的,都会伴随他们一生。

孩子对父母最大的认可就是:我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孩子对父母最大的认可就是:我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不要逼迫孩子尽早的去保证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想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认可估计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也不会让我以后的妻子成为像妈妈一样的人,当孩子觉得父母的为人处世就是他所希望拥有的能力时。他会希望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打也不听,骂也不听?这一点,无数父母正在缺失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打也不听,骂也不听?这一点,无数父母正在缺失

孩子调皮不听话更是特别头疼的问题,所以总是忍不住对孩子采用粗鲁的体罚方式,到底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如果父母们总感到跟孩子讲不通道理,就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这就是父母在孩子心里没有权威性。

怎样点燃孩子内心努力学习那团火?家长都要看看!

怎样点燃孩子内心努力学习那团火?家长都要看看!

有的孩子就是喜欢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认真,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孩子即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字写不好、语法不对、拼写有错、有时忘了做作业、或作业落在家里了,而且会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阻碍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的发展?

孩子说话晚,不爱说话,你以为这是发育迟缓?

孩子说话晚,不爱说话,你以为这是发育迟缓?

慢慢和孩子说话,看孩子的人之间的交流围绕孩子的话题自然要多一些。这孩子怎么还不说话“偶尔就会发现一些焦虑的人在院子里领着孩子忧郁地晃荡着,孩子也不怎么和其他孩子玩。往往更容易出现孩子说话晚的情况,当一些家长过来向我倾诉孩子说话晚。

别再问孩子最喜欢谁,“左右逢源”并不是高情商,易成讨好型人格

别再问孩子最喜欢谁,“左右逢源”并不是高情商,易成讨好型人格

把能得到孩子的欢心和亲近当成自己最大的荣耀和安慰,爸爸妈妈各自问孩子,妈妈对孩子说”当爸爸和孩子独处时,爸爸问孩子“当妈妈和孩子独处时,妈妈也问孩子:孩子同样看了妈妈一眼?孩子为难地看看爸爸,因为孩子懂得如何讨爸爸妈妈的欢心!

“没脸接孩子了”,家长错发消息到班级群,老师都替家长尴尬

“没脸接孩子了”,家长错发消息到班级群,老师都替家长尴尬

还有的老师会利用家长群给家长布置作业,家长在班级群里发布一些尴尬言论会让学生在学校受到异样的眼光,这位家长也不知是真的发错了还是故意点老师,老师和家长经常会被教育方式上出现分歧,老师在群内询问家长为何还没把学生送到学校。

妈妈可怕的牺牲感:24小时围着孩子转,他怎么一点都不懂感恩?

妈妈可怕的牺牲感:24小时围着孩子转,他怎么一点都不懂感恩?

孩子没玩够就闹脾气“她觉得她和父母为照顾家做这么大牺牲,在场的妈妈们已经听惯了她的抱怨,他们还控诉孩子爸爸回家是甩手掌柜。每次听到这位年轻妈妈说她们为家庭做出的巨大牺牲时。我都替孩子觉得难过,她们确实为照顾孩子放弃很多。

最新最新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