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女人永远不要为了真爱而放弃亲情,不值得

对于一个理性的女人来说,在爱情和亲情的关系中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姿态,将自己在感情总的位置摆正,了解自己对于感情的理解和回馈,将这种关系建立在平衡的循环中,拒绝拉低自己的价值感,也拒绝拉低个人家庭的存在感。

爱情就像是两个极端,平衡的爱和走在独木桥上的爱各有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曾经说过:“我们喜欢别人,不仅仅是因为别人对我们付出了真心,对我们好,更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好,让我们割舍不下。”

这其实也就证明了,当爱情处于一种极端的时候,是一方的付出和一方的被动,甚至就像一种利益关系,有求于人的时候,自然会放低姿态,但感情中势必是不能用“有求于人”这样的词语来理解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在感情中如此卑微,甚至为了所谓的真爱不惜放弃自己的家庭呢?

在心理学上可以用“贝勃定律”来解释,当我们将爱情放的至高无上的时候,就会适应这种节奏,并且持续用这种姿态去和对方相处,并且试图用自己的放弃和付出去稳定两个人的感情。

久而久之,这种付出甚至成为了一种“上瘾”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持续精力相同的刺激之后,再给他相同的刺激,其实这种刺激是微不足道的。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家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家庭正常的情况之下,为了婚姻为了爱情放弃家庭,其实是将自己放在两难的地位,没有任何回头的余地。

而这种放弃家庭的行为就像“贝勃定律”中的“刺激”一样,当你的丈夫认为你对他的爱甚至可以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之后,他就不会珍惜你,甚至会以你没有后盾而轻视你。

那些为了真爱放弃亲情的女人后来都怎么样了?2位过来人这样说。

A女士

虽然A女士的家庭还是比较和谐的,但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家庭氛围让她对父母的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在交了男朋友之后,毅然决然去到男友的城市和男友同居,逢年过节也很少回来,甚至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

但A女士的父母在以此车祸中当场身亡,她此后一直活在悔恨之中,不理解自己为什么可以为了爱情割舍亲情,以至于父母抱憾而亡,自己一点孝心都不曾付出。

B女士

B女士的家是在一个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但B女士在读完大学后却再也不想回到那个小村庄里,并且在城市交了男朋友,面对父母的呼唤,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去侍奉双亲。

可是家庭的偏差,男友至始至终就没有想过和B女士结婚,最终B女士被分手失去了所有,也失去了在这个城市待下去的能力。几年后她终于拖着受伤的心灵回到故乡,非常后悔自己为了爱情对父母的不管不顾。

血溶于水,家庭的港湾和后盾是我们生命的归宿,爱情是两个人的结合,如果你所托之人并非良人,而你又因自己的执念放弃与家庭的亲密,这种得不偿失的爱,其实最终会反噬我们。

余生还长,我们无法保证,自己丈夫会一直专注于家庭,也无法保障自己深爱的人是否会真真正正的陪伴自己一辈子。所以女人永远不要为了真爱而放弃亲情,不值得。

因为在这个世界中,只有父母才是能够不计后果,给予你爱的人。如果你将这种爱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是有恃无恐,那么终有一天你会失去这份珍贵。

所以对待爱情我们要把握好感情中的“共生关系”,将两人放在一个平衡的天枰中,形成相互紧密的关系。

而不是一个人付出,一个人坐享其成,甚至是做出为爱情放弃亲情的傻事,因为一旦我们逐渐丢弃让我们强大的关系,就会让我们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处境,这种偏差的感觉会在丈夫的心中油然而生,从而形成两个人的心里评价的偏差。

而且自己也会逐渐放低自己的姿态,你的过分在乎实际上有时候会成为一种绑架,甚至会让对方更加容易忽视你。

对于一个理性的女人来说,在爱情和亲情的关系中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姿态,将自己在感情总的位置摆正,了解自己对于感情的理解和回馈,将这种关系建立在平衡的循环中,拒绝拉低自己的价值感,也拒绝拉低个人家庭的存在感。

人都是“趋利避害”,并且有“慕强心理”的,男人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切记不可为了爱情付出自己的所有,也不可为了爱情付出自己的家庭和一生,这其实是非常愚蠢和伤害自己的事情。

- The End -作者 | 汤米达编辑 | 万安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心理学:接吻时,男人闭眼和睁眼,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含义

心理学:接吻时,男人闭眼和睁眼,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含义

女人若想判断一个男人是否真的爱你,你可以去关注一下平时很难察觉到的细节,千万不要只听信男人口中说出的话,更要看看他们做了什么。

男人到了多少岁,会对女人完全不感兴趣?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男人到了多少岁,会对女人完全不感兴趣?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有句开玩笑的话:“在家待久了,外面的屎都是香的”,老婆再漂亮呆久了,腻了,都会向往外面的,丑的也想要试一下,得不到的才永远是最香,看到这里也就能理解老大爷和隔壁老王了。

学了心理学知识,知道却做不到,改变旧有模式你还需要做到这5点

学了心理学知识,知道却做不到,改变旧有模式你还需要做到这5点

这是心理学学习者普遍会感到困扰的问题”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学习心理学增加了更多的苦恼,是因为对现在以及过去的自己充满厌恶感?重复体验着做不到的痛苦感,你接纳现在的自己确实在某些方便做的不够好,大概率你会发现很多你做的不好的地方。

美国华裔学校心理学家:什么决定孩子的成绩

美国华裔学校心理学家:什么决定孩子的成绩

当孩子在学习上有任何问题的时候。2001年我业余时间帮一家心理公司做智商的研究,也就是说一百个同龄孩子里面找不到一个孩子会出现这么高的分数。跟孩子的学习能力特点,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强调听力理解和处理能力,但很多孩子需要其他的学习方式。

升学e网通“心灵成长”为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帮助高中生排忧解压

升学e网通“心灵成长”为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帮助高中生排忧解压

也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情况。还会对学生未来身心成长造成影响,有效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心理问题,心理测试版块提供丰富、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则涉及挫折应对、自我完善、减压静心等相关内容,为学生做好心理障碍预防、疏导工作的同时。

喜欢搂着女人睡觉的男人,都是什么心理?

喜欢搂着女人睡觉的男人,都是什么心理?

最接近一个男人的心的方法不是通过上床,也不是一起做家务,一起拼事业,而是同舟共患难,睡前的拥抱和呢喃,心与心的关怀与交流,这样的行为才是最亲密也是最真实的,听着彼此的心跳,感受着彼此的呼吸,心心相印便会爱意永驻。

心理学:当一个人出现这3种细节表现时,不用怀疑,他很嫉妒你

心理学:当一个人出现这3种细节表现时,不用怀疑,他很嫉妒你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被别人嫉妒的情况,对此也难免会感到不解和委屈,明明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却总是招来对方的非议和质疑,明明自己处处讨好,却总是遭到别人的疏远和打击,仿佛做什么都无法令对方满意。

教育部:将为因疫情长期封控在校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教育部:将为因疫情长期封控在校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介绍科学精准、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将尽快搭建和完善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要尽快搭建和完善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已经建成了心理援助热线平台。

清华心理学教授:合格的父母,懂得对孩子说这5句话,而不是发火

清华心理学教授:合格的父母,懂得对孩子说这5句话,而不是发火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表现得很缺乏耐心,父母们便认为孩子听不懂道理,虽然有部分家长在对孩子发完火后会感到后悔,虽然每次冲孩子发完火后看到孩子委屈巴巴的表情,但是如果父母们总是喜欢对孩子发火的话,孩子在父母的坏脾气中不断地受伤。

一份防疫心理指南

一份防疫心理指南

居家时间长了,难免有焦虑;孩子在家久了,怎么维护娃的心理健康?共克时艰,这里有一份防疫心理指南请查收!一切总会好起来 (来源:海淀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来源北京12320在聆听

最新心理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