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会脆弱?不是抗压能力差,教会孩子及时宣泄情绪非常重要
很担心孩子做出极端行为”让孩子不至于被批评或遇到一点挫折就全面否定生活,同时要教会孩子及时宣泄情绪。不让孩子心累心苦,价值感是孩子跨越人生坎坷的隐形翅膀,然而价值感不是疼爱和呵护能够给予的。可以说价值感是孩子跨越人生坎坷的隐形翅膀。 打开手机,孩子失联的讯息接二连三,小的十岁左右,大的近二十岁,都因在家里,或在学校跟父母或同学闹了一场矛盾,或者单纯被家长或老师指责、批评,甚至在周边人的感觉中“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情况下,孩子失联了…然后网络寻人,倾城寻人,有的几天后寻到,有的十几天未果,而其中大部分已是悲剧,或者是自己做出极端行为自杀,或者是遭遇意外,令人痛心!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如此脆弱!”很多长辈发出感叹,对孩子变得小心翼翼。有的老师说:“我不敢厉声批评学生了,只能轻声相劝,并字斟句酌,很害怕触到学生敏感的神经。”有的家长说:“孩子一有情绪,我就不得不迁就了,很担心孩子做出极端行为。” 一些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因了孩子所谓的敏感和脆弱,变得战战兢兢,有人甚至如履薄冰。 其实大可不必,该教育还得教育,只要不是简单、粗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起孩子的价值感,让孩子不至于被批评或遇到一点挫折就全面否定生活,否定自己。同时要教会孩子及时宣泄情绪,不让孩子心累心苦,这样才不至于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价值感是孩子跨越人生坎坷的隐形翅膀。 邻居家十二岁的小儿子曾上演过出走一幕,后来他在众多亲戚朋友的倾力寻找下,尚未惊动警方,就在市郊一远房亲戚的附近被寻到。问他是不是想到远房亲戚家,小儿子摇摇头,只说这里远离父母,他曾经来过,所以不知不觉就走到这里了,至于如何打算,他很迷茫,总说自己“无用”,在家里没意思,想离开.… 他有一个姐姐,父母过了不惑之年后才生下他,所以对他疼爱有加,当然也对他寄予了厚望。他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均不用干,哪怕是自己的事,也有父母和姐姐帮他干。 父母只热衷于培养他,高度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偏偏他学习的悟性和取得的成绩不及他姐姐,虽然他付出努力,但在父母的言谈和目光中,他分明感觉到父母的失望。 出走那天,只因母亲发现他作业中存在不少错误,不由自主说了一句:“我怎么生了这么笨的你?”他出走了,想躲离家庭,甚至躲离现实生活。 学习成绩不好,是他觉得自己无法跨过去的坎,尽管这个坎不大,但年少的他,却感到茫然无助。他的心里,严重缺失价值感。 价值感其实是一种心理体验,包含尊重、认可、归属等,但在他的感受中,他从未得到过。他不失关爱,然而价值感不是疼爱和呵护能够给予的,他的心是自卑和空落落的。 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往往会轻易躲避和自我放弃,乃至不珍惜生命,尚未成熟的孩子更是如此。 价值感的存在,会让人多角度感受生活的美好,多角度看到自己的希望,所以自然不会轻易躲避、放弃。换另一种说法,价值感让人能够自我肯定,明白自己活着的作用。 因此在孩子童年,不能只单一关注孩子的某一方面,而应该让孩子接触更广泛的世界,让孩子体会自己的各种能力,并通过对孩子长项和优势的肯定,培养起孩子的价值感。 有了价值感,孩子就有了热情和力量。可以说价值感是孩子跨越人生坎坷的隐形翅膀。 及时宣泄情绪,会让孩子的人生走得更加顺畅和轻松。 十几天前,镇雄十五岁女孩留下遗书出走,接报后警员和义务巡逻队及众多亲戚朋友、热心人士展开搜寻,但至今音讯渺茫,揪紧了无数人的心。 女孩的遗书写到:总是把好的一面展现在你们面前,每天夜里总是流眼泪,我真的很难受…痛啊!怎么不痛,像刀子捅进心脏,像无数只虫子,啃着我的身体,像掉进无底的深渊,就连呼吸都是痛的… 女孩所承受的痛苦,远不止一纸遗书所能表达。女孩心中的痛,已累积太多太久。如今,唯祈愿女孩平安! 人生在世,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不良情绪,都会有累,有苦,有痛,能否轻松走下去,关键在于及时宣泄情绪,放下过往,重新开始。而这一切,对于情绪控制力尚弱的青少年而言,真不容易。 传统观念中,积极的情绪是好的,要加以表达;消极的情绪是坏的,要尽量控制。具有情绪消化和转化能力的成人也许能够做到,但对于心智不够成熟的孩子而言,压抑消极情绪会让孩子更易走极端。 不良情绪在心中积聚太久,终究会危害身心,大人如此,小孩更是如此。 做为家长,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没有情绪或只有积极情绪,要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并加以引导。对消极情绪不能只是简单指责、批评、指出危害,而应与之共情,蹲下身子跟孩子感同身受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对孩子的不良情绪要包容,并尽量带其离开诱发他(她)不良情绪的环境,哪怕是暂时离开,如放下繁重的学习任务,外出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和博大,再去进行心的交流。 对孩子的不良情绪,也不宜让其往心里挤压,而是要引导其宣泄和释放出来。可以让他(她)尽情哭泣;可以带他(她)运动、让他(她)登高或临海呼喊,排出心中的郁闷。 对孩子不良情绪,要付出情感让他(她)敞开心扉,并适时转移他(她)的注意力,让他(她)的视野和思绪转向美好、有趣的另一面。 孩子每个极端行为背后,几乎都有不良情绪的长期沉积,几乎都是孩子缺失自我价值感的真实体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培养起孩子的价值感,教会孩子及时宣泄情绪,这个非常重要!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够重视!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