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老伯患乳腺癌!男性乳房保健不可忽视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便收治了不少男性乳腺癌患者,医生尽快为他安排了右乳肿块穿刺活检手术,刘主任、孙主任为其实施了全麻下的右乳癌改良根治手术,江苏省医学会乳腺与甲状腺内分泌外科常务委员。从事乳腺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 一提到乳腺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女性的“专利”,殊不知乳腺癌绝不只是与女性相关。近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便收治了不少男性乳腺癌患者,其中年纪最大的高达74岁! 1 74岁老伯胸部惊现硬疙瘩 74岁的李伯伯(化姓),6年前洗澡时,发现右侧胸部靠近乳头的位置,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硬疙瘩,由于不痛不痒,不影响日常生活,便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也没有告诉家里人。可是近半年,这个小疙瘩长的特别快,已有蚕豆般大小。不得已他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得知后,急忙带他来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病科就诊。 门诊刘小丰主任医师和孙二虎副主任医师初步检查后,建议他住院进一步治疗。但是行动不便的李伯伯,因担心女儿陪护会影响工作,有些犹豫。刘主任、孙主任得知他的顾虑,便解释像他这样的肿块,切不可掉以轻心,应抓紧时间治疗。在医生和家人的劝说下,李伯伯终于决定住院配合治疗。 2 高龄+众多基础疾病 医护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入院后,李伯伯做了详细的入院检查,乳腺病科联系内科会诊,诊断其除了有乳房肿块外,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众多基础疾病。原来,李伯伯几年前体检时,血糖、血压偏高,但老先生坚持不吃药,只是买了些保健品,这些年自我感觉不错,就没再去复查治疗。 得知了老先生既往病史,医生尽快为他安排了右乳肿块穿刺活检手术。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右乳浸润性癌! 考虑到老人家年事已高,基础疾病较多,乳腺病科医护团队经多次研究讨论后,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及缜密的护理方案,并提供详尽的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叮嘱老先生安心住院,配合治疗。 3 全麻下右乳癌改良根治术 为老人解除病痛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照料,李伯伯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且乳房上的肿块也有所缩小,这让他稍宽了心。在麻醉科的积极配合下,刘主任、孙主任为其实施了全麻下的右乳癌改良根治手术,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制定了下一步治疗及照护方案。 目前,李伯伯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4 男性乳腺癌高发 这些症状需高度警惕 男性为何患有女性专属的癌症?孙主任表示,从生理结构来说,男性和女性拥有乳腺组织,而这些乳腺组织会面临着癌细胞的侵袭。 截至目前,男性乳腺癌发病因素尚不明晰,像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一样,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包括 遗传因素、 体内激素水平、 环境因素以及 生活习惯等因素。孙主任提醒,男性特别是中老年男性,如果在自检时发现 胸部有肿块、异常疼痛,或出现下列征兆,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
★妇幼人才★ 学科带头人 陆 澄 乳腺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家简介: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江苏省妇幼保健重点人才,南京市“十二五”卫生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的评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学会乳腺与甲状腺内分泌外科常务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疾病分会委员;江苏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南京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带头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7项;发表相关专业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SCI论文26篇、中文核心论文23篇;获科技成果将近10项,其中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3项,江苏省妇幼保健新技术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项,江苏医学科技奖1项,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获得国家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专业特长: 从事乳腺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在乳腺癌的群体筛查及早期诊断,个体化及规范化治疗、女性各期乳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乳腺疾病外科治疗中微创、乳管镜技术以及整形相关技术的应用。 门诊时间: 周一全天、周三全天 本期专家介绍 刘小丰 乳腺病科 主任医师 乳腺肿瘤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 从事乳腺临床近30年,在乳腺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常规开展乳腺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初治乳癌5年生存率85%。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临床型SCI论文4篇,获得专利授权8项。 专业特长: 擅长乳腺癌为主的综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 门诊时间: 周二全天、周四全天 孙二虎 乳腺病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专家简介: 从事乳腺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20年,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专业特长: 擅长乳腺疾病的外科综合诊疗。乳腺肿块隐蔽小切口腔镜辅助或非辅助切除。致力于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哺乳期及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 周四全天、周五全天 素材丨乳腺病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