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地铁“拉粑粑”,众人掩鼻指责,奶奶接下来的举动,车厢安静

家长带娃出门往往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但是家长最怕的还是孩子出门突然想拉屎撒尿,奶奶怕孩子穿尿不湿久了会捂出痱子,出门之前专门嘱咐孩子去了趟厕所小便,孩子摇摇头说不要。孩子突然说肚子疼想拉粑粑,孩子直接蹲下准备拉粑粑。

家长带娃出门往往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比如说孩子不分场合的哭闹,到处乱跑等等。

但是家长最怕的还是孩子出门突然想拉屎撒尿,要是附近有厕所还是可以忍一忍解决的,但如果孩子真的憋不住,即便带着尿不湿,也还是有味道的,万一没带尿不湿,那家长就真的很尴尬了。

孩子地铁“拉粑粑”,众人掩鼻指责,奶奶接下来的举动,车厢安静

刘女士和丈夫平时忙工作,白天根本没时间管孩子,照顾孩子的重担就交到了孩子的奶奶身上。三岁的孙子一直想去游乐园坐旋转木马,于是奶奶就带着孙子搭乘地铁过去。

正值夏天,地铁里非常闷热,奶奶怕孩子穿尿不湿久了会捂出痱子,就把尿不湿脱了。出门之前专门嘱咐孩子去了趟厕所小便,问他要不要拉粑粑,孩子摇摇头说不要。

结果到了地铁上,孩子突然说肚子疼想拉粑粑,憋不住了,这可让奶奶急坏了,赶紧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铺在地上,孩子直接蹲下准备拉粑粑,这时候旁边的乘客看到,抱怨道“这是公众场合,请注意个人卫生”、“能不能有点素质啊,这么多人看着呢”。

奶奶站在孩子面前遮挡着,并向大家道歉“请各位见谅,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然后蹲下身把塑料袋系上,又重新套了一层在外面,并且用湿巾把铺塑料袋的地方擦了擦。地铁里的人看到奶奶及时处理干净,也就不再指责了。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对大小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意识,一般是父母督促孩子上厕所,孩子才会上厕所。这个时期要给孩子准备纸尿裤,允许孩子尿在裤子里,等过上一段时间孩子对大小便有了意识,就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了。

父母带孩子出门,应该做好预防措施,以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尿出行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家长带孩子出门可以准备一个妈咪包,带上孩子常用的一些物品,最主要的就是多备上几片尿不湿,尤其是在孩子大小便不稳定的时候,坐地铁、飞机、出租车等,都穿上纸尿裤,虽然有时候会有点闷,但是能够省去不少麻烦。

2、出门在外要观察孩子的举动

家长要随时留意孩子的举动,比如说孩子刚刚喝完水或者牛奶,一般半个小时左右,肯定是想尿尿的,这个时候如果在公众场合,比如游乐园或者地铁上,父母就要注意附近的厕所,提醒孩子去尿尿。

3、遇到紧急情况礼貌处理

如果孩子真的憋不住要在地铁或公交车上解决,其他乘客多少会有抱怨,家长一定要及时道歉,并做好处理,不要给别人造成困扰。就像上面提到的奶奶的做法,随身携带塑料袋和湿巾,清理干净。在公交车上还可以打开窗户通风,让异味及时散发。

孩子总归是孩子,偶尔控制不了是正常的事情,做过妈妈的都知道带娃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大家应该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谅解。父母更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对教育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

今日话题:各位宝妈们,你们带娃外出都遇到过哪些尴尬的事情呢?留言告诉我们吧。

心理学家:别把二手衣当宝,这种“施舍”永远别强加到孩子身上

心理学家:别把二手衣当宝,这种“施舍”永远别强加到孩子身上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穿别人旧衣服的经历,尤其喜欢给孩子穿哥哥、姐姐穿不了的旧衣服。从小穿别人的旧衣服 她有条件后买衣服成瘾,父母总是把表姐的旧衣服拿给玲玲穿,就像要补偿自己小时候没穿过新衣服的遗憾。所以没必要给孩子穿新衣服。

孩子高烧排到380号,儿科医生却踩点下班,宝妈:怎么不轮流值班

孩子高烧排到380号,儿科医生却踩点下班,宝妈:怎么不轮流值班

科医生竟然踩点下班,但是医生却踩着点下班一分钟都不会耽误?为什么医生不能加班治疗,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医院。才导致越来越多的医生放弃当儿科医生,以至于每一位儿科医生的工作时间会非常的多,医生每天的工作量真的是非常的大

生下三胎后没钱养孩子,我找娘家要钱,母亲的一番话,让我心寒不已!

生下三胎后没钱养孩子,我找娘家要钱,母亲的一番话,让我心寒不已!

养活三个孩子太难。可我妈的态却让我感到意外和不满。怕我跟着刚子会过苦日子。婚后我们一直在城里租房过日子。婆婆似乎不高兴,我也知道婆婆想抱孙子,还好公婆帮忙带孩子,再加上刚子一直想要个儿子,前阵子刚子让我回去跟我爸妈低个头。

这三个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线”,再生气也不能打,希望你没遭遇过

这三个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线”,再生气也不能打,希望你没遭遇过

并且认为打孩子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孩子哭喊:谁知孩子接下来的一句话让珊珊惊恐不已:孩子哭喊着说“认为孩子屁股上肉多打几下会让孩子感觉疼。如果父母打骂孩子是伤到了这些神经。有些家长情绪激动的时候很容易随手甩给孩子一个耳光。

老人是真疼孩子还是假疼孩子从这些方面能看出,虚情假意会招人烦

老人是真疼孩子还是假疼孩子从这些方面能看出,虚情假意会招人烦

家里的爷爷奶奶都会自告奋勇地建议年轻人选择他们,说到了到底应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只是我们也应该分清楚这种所谓的问题对孩子的影响是否明显,所以如果爷爷奶奶不愿意给孩子多花钱。这就暗示他们其实并不愿意花时间照顾孩子。

孩子咬人,父母别急着训斥,背后隐藏的情绪要了解

孩子咬人,父母别急着训斥,背后隐藏的情绪要了解

看到孩子咬人,最初看到孩子咬人,谁能想到孩子居然会咬人呢?让孩子知道厉害。没有妈妈希望孩子咬人,谁愿意跟咬人的孩子一块玩耍呢?只看到了孩子咬人这件事,孩子咬人都有原因,孩子咬人的行为多半是无意识的,想让孩子彻底告别咬人的行为。

危险!三岁孩子在家里被毒倒,“凶手”很常见

危险!三岁孩子在家里被毒倒,“凶手”很常见

当时还出现了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福建漳州的林先生 因使用管道疏通剂导致家里厕所意外发生爆炸,当时下水道的水温过高是导致意外发生的主要原因,会跟脸上的皮肤油脂进一步反应。

“妈妈,端午节为什么门上要挂草?”孩子的见识,藏在父母的回答里

“妈妈,端午节为什么门上要挂草?”孩子的见识,藏在父母的回答里

好好给孩子科普一下端午背后的文化知识吧,一起看看古人的端午是怎么过的,端午节门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习俗由来已久”很多孩子对粽子的认知停留在爱国诗人屈原,百姓每逢端午会来到江边掷投粽子以表敬意。粽子渐渐就成为祭祀屈原的代表物之一。

小学生如何学会绘制思维导图?专业老师分享方法,孩子学会很轻松

小学生如何学会绘制思维导图?专业老师分享方法,孩子学会很轻松

论起孩子的学习不知道有没有家长和小编一样,现在有不少的家长正在让孩子学习画一幅思维导图的东西,1、作为家长让孩子接触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比起单调乏味的纯文字记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记忆效率。

儿大避母的四条“红线”,妈妈最好别触碰,可能诱发孩子问题心理

儿大避母的四条“红线”,妈妈最好别触碰,可能诱发孩子问题心理

若是妈妈的角色过分介于到孩子的生活当中,由此可见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希望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和孩子分床睡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关键步骤。那么孩子对于妈妈的依赖心理就会越来越强烈。

最新最新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