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罂粟籽的面包圈”,出现在孩子的推荐读物中,这是谁的问题
都觉得这样的插画不应该出现在小学生的教材里。在学生的推荐读物《七色花》中。推荐读物让家长分外头疼,按理说应该是由家长给孩子自愿购买,但是学校会要求讲解上面的知识点,家长只能给孩子买来这些课外读物,写的并不适合孩子阅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比任何人都明白少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于少年的教育,我们半点也马虎不得。只有保证,他们能在健康的环境里茁壮成长,才能保证,将来我们的国家会更加昌盛繁荣。 人教教材主编推荐读物引争议,书中出现:“带罂粟籽的面包圈”近期人教版的数学书中,因为插画人物嘴歪眼斜,内容低俗,有争议性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人士,都觉得这样的插画不应该出现在小学生的教材里。 事件已经曝光,立即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教育局已经明确表示,人家版数学中的封面和插图将会有人重新绘制。 事件总算告一段落,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教版又出现了问题。有家长发现,在学生的推荐读物《七色花》中,有这样一句,简直让人不寒而栗。“给妈妈买了带罂粟籽的面包圈”。 这一句在文章中出现了不止一次。虽说,这个故事是由国外故事翻译过来的。但是很多几张还是觉得不妥。“罂粟籽”在我国属于毒品,是要进行严格管控的。 罂粟籽在我国,是决定不可以被制作成调味品的,这样翻译确实尊重了原著,但是也为孩子们了解到危险物品提供了机会。 这样的做法,恐怕也是不合理的。而在其他的诸多版本中,这个敏感词汇都被模糊替换或者删除。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阅读。 推荐读物让家长分外头疼,说是自愿,考试中又出现有些网友认为,这个问题并不严重,毕竟国外对于罂粟的管控并不严格。但是大部分家长都觉得,这是可以通过删减规避掉的敏感词。 正因为我们和国外不同,所以用词上更要格外的注意,不能给学生,留下一个“罂粟”能吃的印象。 而让家长们感到气恼的是,这并不是一般的读物。这是人教教材主编的推荐读物。这样的课外读物,按理说应该是由家长给孩子自愿购买。 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一直以来,各个年级都会有主编推荐的书单。说是自愿购买,但是学校会要求讲解上面的知识点,以及作为一小部分考试内容。这种情况下,谁能不买呢? 家长只能给孩子买来这些课外读物,但是一些读物在家长眼里,写的并不适合孩子阅读。但是没有办法,这些书已经很多了。再给孩子重新买,又会无形中增加孩子学习的时间。 在这种推荐书刊中,最常见的就是曹文轩先生和陈先云先生的书,很多家长反映,这样的书孩子不喜欢,家长也觉得给孩子读意义不大,但每一次,推荐书单中,总有几本是二人的名字。说到底,就是因为这两个人是小学语文课本的编者。 这样的打包出售,让这些教材的编写者成为了一身铜臭的书商。也使他们能够非常容易地夹带私货。其实一直以来,人教版在家长和孩子中,都是具有一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教材版本。 这个版本的教材,也被全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可以说对于无数孩子都有深远的影响。如果连人教社都出现这样的问题,那让家长还能相信谁? 笔者寄语关于孩子的事,就都不是小事,人教版中的问题,家长在反应,学生在反应,甚至部分有资历的老师也在反应。这让人们忍不住问一句:人教版到底是怎么了? 阅读是自发的,是个性化的行为。是需要有一定的兴趣进行调动,才能不断坚持的。现在这些所谓的推荐,无疑这是只顾阅读时间,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更不要提,这里面对于一些敏感词的处理不得当,这种根本不应该犯的错误了,其实这并不是人教版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在以前的教材中,人教版就曾因为保留着《牛郎织女》的课文,被认为是在引导学生早恋。后来有人反映才逐渐删除。 希望相关部门能对这个事引起重视,对于教材的审核更加严格。 不要觉得家长们小题大做,让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这样的心愿需要家长的守护,更需要老师细心的引领,更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保驾护航。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