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妈妈乳房上有白泡,能用针挑破吗?
宝妈们要注意确保自己喂奶和宝宝喝奶时候的姿势都是正确的,然后在此前提下,可以调整不同的角度,让乳头的白泡更快地冲破。 孕妈妈们熬过了吃什么吐什么的孕早期,又熬过了怎么睡都睡不好的孕晚期,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和难以忍受的痛苦后,终于“卸货”了。 原本以为能轻松一点了,可没想到,真正的折磨才开始,就一个乳头上长白泡的问题,就让妈妈们痛苦不堪,担心这个白泡是什么?担心他会不会突然破了感染孩子?担心这样还能不能喂奶…… 这个问题在很多哺乳妈妈的身上都会出现,不过不用惊慌,只要及时处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也不会影响哺乳。 乳头上的白泡上的表面会有一层近似透明的膜,看起来像水泡。 而且它的颜色也不一定都是白色的,会根据白泡里面的成分展现出不同的颜色: 白泡里面是奶液,颜色就是纯白色的; 白泡里面是奶液和血性混合物,颜色就是白色偏红的; 白泡里面是乳头皮肤角质化或者组织液,颜色就是白色偏黄的。 而它的形成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 ①宝宝含乳姿势不正确 这种情况最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头几天,因为宝妈们刚开始哺乳,喂奶的姿势还不够娴熟,而宝宝也是凭着本能吸奶,在这段相互的磨合期中,宝宝的上颚会与宝妈们的乳头频繁摩擦,加上宝宝“吃奶的劲”,乳头就很容易长白泡。 还有就是宝宝吃奶的时候频繁拉扯、啃咬乳头,以及宝宝吃奶时间过长或者是混合喂养引起的乳头混淆,都可能导致乳头白泡。 ②宝妈们的生活习惯 过度疲劳、高脂饮食以及喂奶不及时导致的乳汁淤积,也可能造成小白泡的产生。 ③吸奶器不适合 如果吸奶器的喇叭口大小不合适,那么在“吸奶”的过程中,就会增加乳房与吸奶器的摩擦,使得乳头出现白泡。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小白泡呢? 一旦宝妈们发现乳头上起了小白泡,就要立即进行处理(最佳处理时间是24~48小时内)。 及时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 ①尝试用手挤奶 用手挤奶可以帮助将乳房内的乳汁排空,避免淤积,以免加重乳头白泡。 挤奶时,宝妈们要注意观察乳头上的乳孔是否被堵塞。 如果在挤奶的过程中,乳汁流出很顺利,就说明出乳孔没有堵塞,那么,直接等乳头上的白泡自然脱落就可以,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处理了。 ②让宝宝多吸吮 宝宝吃奶的时候是很用力的,所以,如果用手挤奶效果不好的话,很大的可能是出乳孔堵住了,这时候可以让宝宝出工出力了。 调整喂奶姿势 宝妈们要注意确保自己喂奶和宝宝喝奶时候的姿势都是正确的,然后在此前提下,可以调整不同的角度,让乳头的白泡更快地冲破。 热敷软化白泡 宝妈们可以用温热水浸泡或外敷乳头,然后用湿毛巾擦拭,这样部分软化后,白泡上的那层薄膜就会被搓掉,不过这种“软化”法需要重复进行。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可以叠加、重复使用的。但如果一直没有效果,那就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或寻找专业的母乳喂养顾问咨询。 不过,以下两种方法还是不建议宝妈们尝试哦,容易引起乳头皮肤破损或感染,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比如乳腺炎。 用针挑破 很多人会觉得乳头有白泡,直接用针挑破,既简单又省事。 但如果处理的方式不正确,或者是对针和乳房的消毒不到位,那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引起乳头局部皮肤感染、乳头溃烂,甚至是堵塞住出乳孔,影响乳汁排出,诱发乳腺炎。 大人帮忙吸出来 很多人都会觉得宝宝的力气不如大人,所以让大人帮忙吸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要知道,大人的吮吸模式和宝宝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便力气大,效果也不如宝宝吮吸,而且还容易造成乳头损伤。 相较而言,大人的口腔环境会比宝宝复杂很多,所以容易造成乳头感染或者导致宝宝交叉感染。 宝妈们如果不想让乳头的白泡反复发作,就要注意避免乳头皮肤磨损。 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哺乳姿势和宝宝的含乳姿势正确,尽量让宝宝的嘴唇含住乳头和整个乳晕,避免过度摩擦导致皮肤磨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