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是室友,背地做禽兽:女大学生的“魅男”心理引发的闹剧

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必需品,自己无法肯定自己的时候,我们只能求着别人给我一点。

表面是室友,背地做禽兽:女大学生的“魅男”心理引发的闹剧。

2022年5月15日,福建女大学生宿舍“性奴”丑闻曝光,一位叫唐某的女大学生对自己最亲密的室友做出了“恶臭”行为,这位外表阳光灿烂的女生表面和舍友的关系亲近,实则背地里陷害室友。人没了底线,有多可怕。

据了解,唐某和恋爱的男友关系很是微妙,为了满足男友兽欲,唐某经常会悄悄偷拍舍友们的隐私照片供男友观看,其中甚至有洗浴大尺度内容。

更可恶的是,唐某竟和男友一起谋划着将几名无辜室友灌酒后送上男友的“狼窝”,整个罪恶过程长达9个月之久,对于室友偶然的发现和愤怒的指责,唐某竟不屑一顾丝毫没有悔过之心。

几名无辜的女孩在受到莫名的伤害后,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唐某被震碎的三观,这到底是谈恋爱,还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奴隶?

其实这种主观讨好男性的行为已不是个例,在恋爱关系中,“魅男”一词的出现,诠释了这种恋爱中的讨好和谄媚现象。

这种震碎的三观首先让人联想到了日本,日本的女性习惯讨好男性,比如,日本丈夫外出找歌舞姬消遣,妻子会在旁边收拾行装,还会说些鼓励的话,因为在日本女人眼里性享乐和道德无关。

以这种卑微的姿态允许丈夫纵欲,是魅男的代表性行为。

这种心理扭曲,根源于女孩病态的三观: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属品。在重男年轻女的家庭,女孩内在自我价值认同的缺失导致他们需要外求肯定,遇事只有通过「讨好」父母来弥补内心欠缺的价值感与认同感。

爸妈开心=我有价值,父母不开心我就没价值,这类女孩的信念、情绪与选择都是以他人为导向的。

到了亲密关系中,她们就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男性开心,男朋友的喜好就是我的喜好,男朋友想纵欲我就帮他,我的责任就是让男朋友开心——只要我按照他的要求做,我就会得到男朋友更多的爱。

在以往的刑事案件中,这种讨好男性的行为真的不是个例,不少犯罪女性协助男友或丈夫诱骗无辜女性,满足对方兽欲。

比如某女子为了满足男友兽欲帮忙侵犯女同事, 男子称工作压力太大,说服女友通过卖x供养自己,女方欣然接受。

很多人根本无法理解这种行为,这不摆明让男人跟其他女人跑吗,这简直就是畸形的关系。

其实,讨好男性的女人往往无法进行自我界定,内在持续的自我否定让她们深信自己就是男性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无论是内化否定,还是外求肯定,讨好男性的女性往往不自觉地确定了这样的认知:

我自己没有价值,我必须依附其他人(男朋友)才能获得价值与肯定,所以男朋友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男朋友开心了我就有价值。这样一来男朋友就离不开我了。

普通女性或许偶尔恋爱脑,为男朋友做过少许傻事,但大多都能自我意识到,因为正常女性都有明确的自我价值感,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般女人越对一个男人好,越是不容易被爱,讨好男人的女人常常悲叹:没有人理解我。

为男人付出了所有,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但是这种悲叹虽然很令人同情,却同样可恨,就像唐某为了满足自以为是的自我价值感,为了男朋友的“快乐”,不惜践踏除了他们以外的其他人的利益。

这种心理扭曲加恋爱脑,才是最被人唾弃的。

正常的爱情模式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男人爱一个女人,就该对她好,这样的爱情才真实,如果一个男人一边说爱她,一边让她的利益受到侵犯,或者让她帮忙做禽兽不如的事情,那么这个“爱”肯定是虚伪的。

之前学术界有一种普遍深植于大众意识的观点值得我们探讨,那就是他们认为:女人天生都有受虐的人格特质。

原因为女性都喜欢强势的男人,喜欢那种被征服的快感,喜欢屈服后所受到的折磨、摧残,或许正是因为有这种畸形恋爱观存在,才有了如今魅男行为的发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中遇到多个男人,却从来没有被男人真正接纳过,为了获得男人的认可,她不断做着讨好男人的事,为了满足对方的期待,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有的时候我们越对男人好,越用力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招来对方的厌恶,女人此时付出的再多感情,都是无用功。

这个世上绝大多数成功的恋爱、婚姻,都是因为两个“独立的人”相互吸引,相互理解才能走到一起。而非一方的卑微讨好。

卑微的女人不仅会越来越讨厌自己,更会慢慢变得低自尊,甚至没办法再尊重自己。

因为她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女朋友和妻子,而是把自己当做了“奴隶”,奴性般的迎合和取悦,只会让自己掉价。

最严重的行为就如唐某:害人终害己。记住,女人是恋爱中享受幸福的“公主”而非奴隶,别让“奴性”把邪恶之花再次绽放。

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必需品,自己无法肯定自己的时候,我们只能求着别人给我一点。

-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心理学:越穷的人,越喜欢谈论国家大事?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心理学:越穷的人,越喜欢谈论国家大事?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一个人由关注自我到关注国家,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人生历程,而这个历程也伴随着个人人格的升华,精神境界的提升 ,直到最后奔赴于伟大的人生目标,与对祖国深厚的热爱紧密联系在一起。

心理学:异性之间会不会发生关系,第一次见面时,就已经注定

心理学:异性之间会不会发生关系,第一次见面时,就已经注定

虽说一味的注重外貌看上去有些肤浅,但第一印象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你永远无法将其忽视,你不需要浓妆艳抹,不需要整日都西装革履,只需要衣着干净整洁,气质温文尔雅,就足以为第一印象加分了。

婴儿期心理特点

婴儿期心理特点

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婴儿出现的短暂记忆的表现。由于儿童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以后只要再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

多参加团队运动孩子心理更健康

多参加团队运动孩子心理更健康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1235名9—13岁儿童的运动习惯和心理健康数据,父母和监护人通过填写一张名为“儿童行为检查表”的表格来报告孩子心理健康的几个方面。分析显示,参与团队运动的孩子不太可能出现焦虑、抑郁、退缩、社会问题和注意力问题的迹象,只参加单项运动的儿童存在更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团队运动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个人项目包括体操、网球等。

女性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年龄

女性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年龄

一位多情少女正在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恋人;一位女干部正在考虑自己应该怎样更好地度过离休后的美好时光;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尊、自信、自爱、爱美、追求人生之爱、喜欢温柔的心理状态,这又转化为一种固执、孤僻、疑虑、寄托、惋惜的心理状况。

为什么现在男生普遍不主动追求女生了?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为什么现在男生普遍不主动追求女生了?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大家努力追求金钱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因追求金钱而失去了幸福,那么这一路上的努力和付出怕是失去了意义。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由于婴幼儿的语言和自我感知能力还处在形成当中,刚出生的新生儿(满月后至一岁止一般称为婴儿)应具有一些简单的动作反射,婴儿一般应可理解性地使用”婴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有迅速的发展。习惯上称为幼儿)应具有使用各种基本类型句子的能力。

遇事情习惯逃避是什么心理 如何才能学会不逃避

遇事情习惯逃避是什么心理 如何才能学会不逃避

遇事情习惯逃避是什么心理首先,诱发逃避心理的原因就是害怕惩罚。如何才能学会不逃避1、下决心做出改变当逃避已经限制了我们的很多方面,可能会立刻带来焦虑的情绪,可能就会认识到自己的消极预测是过度的。可能不能立刻消除逃避行为。

心理学:年过六十,还能做这四件事的男人,一般都很年轻

心理学:年过六十,还能做这四件事的男人,一般都很年轻

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会让我们个人拥有非常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而且会反馈给整个家庭,让整个家庭都处于一种非常幸福和快乐的状态

心理学家:越是内向的人,越容易拥有开挂的人生

心理学家:越是内向的人,越容易拥有开挂的人生

内向者无需因自己的性格而自卑,每一种性格都有着独特的闪光点,也许你只是还没有发现而已,你大可以发挥出性格中的优势,尽可能的做到极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也可以成为那个成功的人。

最新心理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