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儿肺炎应避开六大误区

对于小儿肺炎来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生提醒,大多数患儿家长认为只要用药肺炎就会好,只重视了药物的作用,而忽略了护理的重要性。其实,大多数肺炎只需要普通用药,结合家长细心的护理就可以很快痊愈。但很多家长没有耐心,对药物期望值过高,以为进了医院就可以万无一失,在生病治疗的阶段不注意卫生、护理不到位,加上患儿抵抗力下降,容易再次感染导致肺炎反复或症状加重。

长沙迎来立冬后的一波寒潮,气温突降对孩子娇弱的呼吸道是一大考验,婴幼儿最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能引发肺炎。

由于肺炎的症状与普通感冒较为类似,容易被忽视,因此肺炎被称为“被遗忘的杀手”。湖南省儿童医院医生提醒,肺炎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大疾病,目前正是肺炎的高发季,家长们应科学防治,避开六大误区。

四招区分肺炎和普通感冒

“孩子不停咳,还反复发热,是肺炎还是感冒?”赵女士的女儿4岁了,最近半个月一直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还是反反复复咳嗽,后面有痰也咳不出来。“这几天,感冒药、消炎药、止咳药轮番上阵了,还是没有根治。”赵女士带着孩子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

“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最近因发热、咳嗽来就诊的孩子越来越多。”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刘恋红介绍,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很多时候就是一次感冒。那么,肺炎和普通感冒有何不同?家长应如何区分?

刘恋红表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区别:

一是测体温。肺炎发热多在38摄氏度以上,持续2至3天不退,使用退热药,体温也只能暂时下降。而普通感冒发热,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明显。

二是听声音。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的症状,严重时引起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扇动,甚至出现口唇发紫。而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症状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家长还可以倾听孩子胸部发出的声音,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孩子的脊柱两侧胸壁,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有“咕噜儿”般的声音,医学上称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炎的重要体征,而普通感冒一般不会有此声音。

三是看食睡。肺炎患儿食欲下降明显,不吃东西、不喝奶,或一喂奶就因憋气而哭闹不安;睡眠质量差,易醒、爱哭闹,夜间有呼吸困难加重。普通感冒的孩子,吃东西、吃奶量可减少,但睡眠基本正常。

四是评状态。肺炎患儿精神状态不佳,常伴有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等情况。普通感冒时,孩子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逗乐,并进行简单玩耍。

别听到孩子咳嗽就赶紧止咳

一些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得肺炎导致盲目用药,引发新的问题。刘恋红提醒,治疗肺炎要避开六大误区。

误区一:肺炎都要吃“消炎药”。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都能引起儿童肺炎,并不是所有肺炎都需要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可能不会使病情好转,反而可能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其他的问题。因此,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

误区二:肺炎都要输液或住院。虽然肺炎危害儿童健康,但并不是所有肺炎都需要输液或住院治疗。轻症肺炎可在家进行口服药物、雾化等治疗,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反应、食欲、呼吸频率、咳嗽或喘息等症状,及时复诊了解孩子的恢复情况。如有以下情况需考虑住院治疗:1.有基础疾病史,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遗传代谢疾病、脑发育不良、神经和肌肉疾病、免疫缺陷病、贫血、II度以上营养不良,既往有感染史、严重过敏或哮喘史、早产史、慢性肝肾疾病等;2.小于3个月婴儿,小婴儿病情变化快,且一般不会有典型的发热、咳嗽等症状,仅表现为易吐奶、呼吸快、精神差、不喝奶等情况;3.治疗病情无好转,病程超过1周。

误区三:肺炎一定要雾化治疗。雾化治疗可以直达气道,起效迅速,全身不良反应少,达到舒张气管、稀释痰液、缓解喘息的效果。如果孩子哭闹厉害不配合,可采取多喝水、拍背、口服化痰平喘的药物等方式,也可以到呼吸专科门诊由专科护士帮助孩子做气道廓清,有效帮助孩子排痰。

误区四:症状好转马上停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家长担心长时间服药给孩子带来损伤,当肺炎症状改善就立即停药,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药物起了作用使症状好转,不代表病原体已经被清除,在没有治愈的情况下就选择停药,有可能导致病原体“死灰复燃”,使肺炎反复,也容易导致耐药性,加大治疗难度。因此,要遵从医嘱,完善疗程,避免肺炎迁延不愈。

误区五:肺炎一定要尽快止咳。咳嗽、咳痰是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一听到孩子咳嗽,许多家长就揪心,想赶紧帮孩子止咳。殊不知“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和异物。孩子咳嗽反射较弱,痰液容易在气道内潴留引起气道阻塞,引起重症肺炎或呼吸衰竭。因此,盲目使用止咳药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病情,一定要先祛痰再止咳。

误区六:肺炎没有办法预防。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肺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另外,要注意手卫生,在流动的清水下持续冲洗30秒钟以上,就能使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减少八成,如果再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则可减少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同时,在流感季节减少去人多密集场所,注意佩戴口罩,经常开窗通风,都可以有效减少患病。

孩子得肺炎后3个月内,家长的护理很重要

对于小儿肺炎来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生提醒,大多数患儿家长认为只要用药肺炎就会好,只重视了药物的作用,而忽略了护理的重要性。其实,大多数肺炎只需要普通用药,结合家长细心的护理就可以很快痊愈。但很多家长没有耐心,对药物期望值过高,以为进了医院就可以万无一失,在生病治疗的阶段不注意卫生、护理不到位,加上患儿抵抗力下降,容易再次感染导致肺炎反复或症状加重。

还有家长认为孩子出院了,肺炎就是彻底好了,以后都不会再感染了。其实,刚出院患儿的肺部处于修复时期,抵抗力还很弱,如果接触到病毒和细菌,或未及时增减衣物受凉,或未注意合理的喂养和营养的供给,一点“风吹草动”就很可能诱发患儿再一次感染。所以,在肺炎患儿出院3个月内,家长应该加强护理,包括环境的通风换气,避免孩子接触过敏物质或食用过敏食物,增强体质,定期预防接种等,为肺炎患儿的痊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姚家琦 刘花艳)

来源:长沙晚报

儿科医生推荐:儿童止咳见效快的药!

儿科医生推荐:儿童止咳见效快的药!

建议家长要选择合适药物针对性止咳才能看到明显效果,下面这几款比较常见的儿童止咳药是很多儿科医生比较推荐的药物,作为小孩子止咳常见药物,不少儿科医生在临床治疗孩子咳嗽症状时都会选择小儿化痰止咳冲剂。

超人气儿科医生携新书《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来沪大型讲座

超人气儿科医生携新书《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来沪大型讲座

崔玉涛讲给中国父母的72堂儿童健康课崔玉涛解读带孩子看病的N大误区他致力于儿童健康科普传播,主讲人是备受中国千万父母信赖的超人气儿科医生崔玉涛大夫,崔大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解读了带孩子看病的诸多窍门。

贝亲支持早产儿母乳喂养 新研究亮相协和儿科论坛

贝亲支持早产儿母乳喂养 新研究亮相协和儿科论坛

全国儿科及早产儿领域著名医学专家相约第二届协和儿科论坛,新加坡权威妇儿专门医院--KK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新加坡母乳喂养会副主席Chua MeiChien博士分享了母乳喂养在KK医院NICU临床实践中的经验。

婴幼儿科学喂养

婴幼儿科学喂养

做妈妈的就让宝宝独自睡一个房间,宝宝就不会因为换房间而哭闹,白天在父母房间内的安全座椅上打盹儿,宝宝出生后就应该在婴儿房换尿布和睡觉。宝宝吃完奶后可以暂时睡在你的房间。宝宝也会高高兴兴地让父母带着他到自己房间洗澡或睡觉。

新西特力多灵宝的用途 众多儿科医生强烈推荐的产品

新西特力多灵宝的用途 众多儿科医生强烈推荐的产品

它是一款调制乳粉也是一款膳食营养补充食品。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母乳无疑是最佳的营养来源,这些蛋白酶可以保证母乳营养能被宝宝更好的吸收消化。它就是可以提供给宝宝的第一层免疫力,所以对于体质比较差或者没有母乳食用的宝宝。它采用母乳免疫配方。

婴幼儿科学喂养要领

婴幼儿科学喂养要领

希望这些要领能对刚出生至出生不久的婴儿喂养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需要科学的喂养才能保证婴儿的身体健康。家长们如能注意掌握以下婴儿喂养的10项要领,1、对于吃母乳的婴儿,2、给婴儿增加食物时,婴儿母亲可以多吃些新鲜蔬菜、豆蛋、肉类等食物。

宝宝应该喝什么水 儿科专家帮你解答

宝宝应该喝什么水 儿科专家帮你解答

1.纯净水并不适合婴幼儿饮用:而其中一些矿物元素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水中矿物元素总含量(TDS)并不是越多越好,婴幼儿饮用水的矿物元素总含量的推荐值应该不高于100mg/L:3.婴幼儿需要哪些矿物质,虽然宝宝饮水的确需要一些矿物质。

宝宝为何频繁夜奶、啥时戒掉最合适?来看儿科医生一次性讲透

宝宝为何频繁夜奶、啥时戒掉最合适?来看儿科医生一次性讲透

白天跟宝宝接触的机会变少,殊不知幼儿的睡眠周期是较为碎片化的,孩子白天辅食安排不够合理也可能导致夜间容易饥饿:喂夜奶的次数也会比其他孩子要频繁一些。孩子之所以需要喂夜奶就是因为摄入的奶量不足以满足身体的消耗。妈妈身体会释放出一种催产素。

“早于这个时期不要竖抱孩子”儿科医生的忠告,新手父母不得不知

“早于这个时期不要竖抱孩子”儿科医生的忠告,新手父母不得不知

甚至硬是直接把脖子还没长硬的宝宝竖着抱起来哄,直接把还没足月的宝宝就甩肩膀上竖抱了,如果我们单手竖抱、让宝宝的屁股坐在我们手臂上而没有扶着宝宝的腰时,即使是六七个月的宝宝坐起来要也是弯曲没有力气的。

孩子高烧排到380号,儿科医生却踩点下班,宝妈:怎么不轮流值班

孩子高烧排到380号,儿科医生却踩点下班,宝妈:怎么不轮流值班

科医生竟然踩点下班,但是医生却踩着点下班一分钟都不会耽误?为什么医生不能加班治疗,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医院。才导致越来越多的医生放弃当儿科医生,以至于每一位儿科医生的工作时间会非常的多,医生每天的工作量真的是非常的大

最新儿科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