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孩子(0-18)身高发育指标如何?我国最新生长标准发布(附长高4件事)
从3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最新版《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年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 孩子的身高,总是让家长充满焦虑和期待:现在正常不正常?有没有长慢了“矮人一截”? 从3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最新版《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年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 想知道孩子的身高发育处于哪种水平,不妨参考这套指标来评估一下! 一.孩子身高达标吗? 手把手教你查清楚 具体怎么查,可以分成 3 步: 第一步:根据孩子的性别,选择对应的身高标准图; 第二步:在表格第一列找到孩子的年龄(实足满整月或整岁),向右比照,找到接近的平均身高值; 第三步:沿着身高列向上看,表格第一行对应的就是孩子身高所处的百分位数值区间了。 * 年龄:是指从出生到未满 7 周岁(<84 月龄)之间,取整岁或者整月 * 身长:适用于 2 岁以下儿童,即平卧位头顶到足跟的长度 * 身高:适用于 2~7 岁以下儿童,即站立位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高度 比如:我女儿目前4岁,身高105cm,她的身高是什么水平呢? 在女童表中查找,找到4岁那一行,她的身高处于103.7cm ~106.3cm 之间,对照表头一行,百分位数值处于 P50 ~ P75 之间。 百分位数值具体代表什么意思?根据新标准中的评价指标,可以这么理解: 女孩的身高百分位数值(P50 ~ P75 )对应的评价指标为 “中” ,说明她的身高属于中等水平。 家长还可以参照上述方法,点击下面体重、身高等各项具体指标,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查看对照的百分位数值,最后将数值代入 “评价方法表” 进行孩子生长水平判断。
三.如果孩子大于7 岁,则可参考 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 其中,将孩子的身高发育分成了5个等级: 下等:身高<-2SD 中下等:身高≥-2SD且<-1SD 中等:身高≥-1SD且≤+1SD 中上等:身高>+1SD且≤+2SD 上等:身高>+2SD 注:SD为标准差 单位:厘米 四.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按照最新的标准, 孩子身高处于 < P3 或 ≥ P97 百分位,是意味着出现了异常吗? 这两种情况的确提示孩子有增长过慢或过快的情况,但这不代表一定有问题。 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偶尔出现的“异常”,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就好。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1.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生长发育的“轨迹”。身高生长是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中60%~70%由遗传因素调控,父母身高作为家庭遗传特征评估指标,对儿童身高的影响自出生时即已体现。 2.环境因素 营养 营养素的供给充足且比例恰当,加上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得儿童生长发育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专家对53155名3~7岁儿童进行分析发现:挑食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身高等均低于不挑食患儿。 疾病 疾病对生长发育的阻扰十分明显。 长期慢性疾病影响患儿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可造成生长迟缓。 家庭和社会环境 良好的居住环境,如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居住条件舒适,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护理、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安定的社会环境等等,均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五.想让孩子长更高,这 4 件事情要做到 据研究发现,春季和夏季是孩子一年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时间,那怎么做能帮助孩子长高呢? 自然是让“环境因素”发挥出最大效能,帮助孩子做好以下4件事: 1.睡好觉 生长激素只在进入深层睡眠后才会慢慢释放。因此,睡觉时间充足、睡眠质量高,才能让激素充分释放,让身高“蹭蹭蹭”往上走。 晚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1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 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因此,要保证孩子在这两个时间段的深睡眠。 此外,不同年龄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 2.吃好饭 家长们普遍关注孩子补钙、补维 D、喝牛奶,这都没问题。 但要提醒大家,更要重视“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可以参照《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针对儿童食物的食材种类推荐,来给孩子搭配。 3.多运动 跑步、跳绳、摸高等跳跃性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游泳等伸展性运动都可以。 但是,少做举重、哑铃、举沙袋等负重运动。 这些负重运动具有压迫性,对骨骼还未定型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要少做或不做,以免损伤骨骼,影响身体长高。 4.心态好 孩子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也会影响长个。 当然,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不“揠苗助长”,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身高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更重要,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