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父母对孩子再好,可能也换不来感激
给予再多的物质条件,也没有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来的重要,千万不要忽略小朋友心里的真实想法。
因此,这些父母从来不在乎子女的感受,认为小孩什么都不懂,必须服从大人的要求,也无法容忍孩子们顶撞自己,或自己在他们面前丢脸,一旦发生矛盾就用身份压人。 于是父母的这些行为,无形中变成了一种 伤害孩子的暴力。 父母对孩子好与他们在进行情感暴力并不冲突 很多爸妈觉得自己对孩子是无所保留的好,平时努力工作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为了孩子的未来,低声下气找各种熟人帮忙,小朋友做错再多的事情也不打他们,和上一辈人的生活相比,已经是非常好了。 但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忽略了自己在对子女进行一种“新型的情感暴力”,在暴力的过程中,这些好意变成了束缚他们的 枷锁,让孩子们不敢反抗。 就像在男女感情中被冷暴力的一方,既觉得痛苦又割舍不了对方的好一样。 如今的家庭中常常存在两种情感暴力:情感忽视,语言暴力 2、情感忽视 这种暴力指的是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本应该给予的情感支持,面对他们的感情需求,许多家长是刻意 回避、忽略或者 做得不足够。 比如当父母下班回家后,孩子想和他们亲近一会儿,父母却直接让小朋友走开:“我每天忙得要死,哪有时间陪你玩,写作业去,我来做饭。” 在饭后,孩子又想凑过来的时候,爸妈可能又会说:“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就去看会书。”然后自己玩手机或看电视,就是不理睬孩子。 这种情感忽视是非常难以察觉的,父母并没有大吼大叫,孩子也很少觉得不对劲,却常常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这一过程造成的伤害非常大,他们在长大之后会 自我怀疑,很 没有安全感,生活中遇到对他们冷漠的人更是会紧张、自责。 2、语言暴力 很多网友表示他们明白父母为了培养自己所花费的辛苦,但也非常厌恶父母因为这样一种辛苦,就无视自己独立的人格,想进行全面的控制。 被语言暴力的人经历也非常相似: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管孩子做什么都会数落一顿,而且还特爱翻旧账,两三岁时做错的事情都会被拿出来说。 如果想反抗的话,只会遭受更严重的语言攻击。 这样的父母思想还很是根深蒂固,即使想与他们谈谈,但得到的往往是一顿说教。爸妈总是会说:“你还小,不懂我们这是为了你好”“你跟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 因此对于长期生活在父母语言暴力中的人而言,只能想办法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在意外界的评价,或者是 逃得越远越好。 还未上大学的孩子觉得住宿学校是非常轻松的地方,上了大学的孩子更是感到自己摆脱了父母,工作之后就常常不愿回家了。 对于子女而言,最痛苦的地方居然是本该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家庭,这不是很讽刺的事情吗? 因此拥有情感暴力的父母,即使对孩子再好,也难以养出真正感激他们的子女。
即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再亲密,也不代表着双方能互相干预生活,而且就算孩子依靠父母才能生存,也不代表着父母对子女的人生拥有整个控制权。 父母应该拥有同理心 拥有同理心的爸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在辅导作业时对孩子发脾气后能及时道歉:“我知道自己刚才凶你了,让你很不开心。爸/妈为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道歉。” 父母需要有自己的爱好 很多家长在有了孩子之后就完全抛弃自我,以辅导孩子为己任,其实是想用另一个生命来将自己没过好的一生过好。 但这种做法是非常 自私的,既放弃了自己,又干涉了孩子的人生,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给予再多的物质条件,也没有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来的重要,千万不要忽略小朋友心里的真实想法。 希望每位父母在孩子长大之后依旧能成为他们最亲近信任的人,而不是想要逃避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