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指望孩子自律,父母才是让他们变优秀的“魔术师”
“谁要是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可见自律的程度,决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高度。因此,各位爸妈,一定不要怕麻烦,培养孩子的自律,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而另外一些孩子,则开始彻底放纵自己,睡懒觉、追剧、打游戏...... 这些孩子觉得自己紧绷了一个学期,好不容易脱离了学校、老师的管控,就沉浸在虚无缥缈的快乐和自由中无法自拔。 但他们却忘记了,学习本身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美国研究人员曾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孩子假期不学习,就会出现严重的学习下滑情况。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他会跟假期持续努力学习的孩子,落下两年的差距!这还仅仅只是小学阶段,倘若初中、高中都这样放松下去,那孩子的未来真的无法想象。 事实上,在孩子尚且年幼,性格、习惯还未完全形成时,家长做一些有必要的干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自律性,而这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家长以身作则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律自强,却常常忽略了,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清华大学的学霸陈逸贤上中学的时候,班里有其他孩子的家长来问班主任,孩子总是喜欢玩手机怎么办?于是班主任就让陈逸贤的父亲来讲讲自己的故事。 只见陈爸从裤兜里掏出了一部老人机,然后对大家说:“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家长必须做到,否则就是不公平的。” 其他的家长们先是惊讶,之后由衷的对陈爸表示钦佩。不仅如此,就算陈逸贤做完作业,陈爸陈妈也从来不会打开电视,而是会选择看书。 正是在父母的影响下,陈逸贤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2、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一个人的自律其实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自尊水平。然而,有很多父母却经常对孩子这样说:你发誓,只看一集动画片;你保证,就吃一颗糖…… 殊不知,这些行为早就已经把孩子自尊心水平降为0了,而自尊心水平的降低,会导致孩子出现“他律”状态,而不能自律。 如果你真的为孩子考虑, 就别拿他和别的孩子做比较、不打骂孩子、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给孩子自由表达观点的机会,耐心听取他的意见。 3、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自律的反义词叫做拖延:疫情不让出门,可以不锻炼;反正不急……这样的话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 作为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自律性,首先就要引导他们养成有效管理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时钟,在对应的时间点上,写上孩子一天下来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午休;几点看书;几点睡觉等等。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做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做事情的自觉性。 作家歌德曾说:“谁要是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可见自律的程度,决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高度。因此,各位爸妈,一定不要怕麻烦,培养孩子的自律,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要坚信,当你的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时,一定能:放学回家,主动写作业;手机放身边,也不沉迷;每天不用陪读,也能认真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