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从心理上叫醒孩子起床?
对孩子来说,起床并不是一件简单而自然的事情。如果孩子睡的早,经历充沛,能够自然醒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这种情况可能不多。到底, 一大早叫孩子起床,是很多父母都会做的事情,而且做过很多次。 你是怎样叫孩子起床的呢?那是个快乐的过程吗?有些父母并不觉得快乐,还会厌烦和愤怒,甚至会逃避做这件事情,因为觉得自己完全胜任不了,干脆请家里其他人代劳。 起床这件事情,我们每天都在做,表面上是个简单的生活作息活动,但从睡眠中醒来,却会涉及很多心理活动: 当我们的潜意识接到起床的命令后,会自然了解一下周边的环境,自己睡在哪里?意识到睡在家里的床上之后,会感觉到安全,于是大脑开始各种运转,“听话”的孩子会努力让四肢也苏醒过来,继续后面的起床。但有些孩子没有那么“听话”,忽视叫醒命令,让四肢继续呆在床上,继续自己没有做完的梦,保持床上状态。 对孩子来说,起床并不是一件简单而自然的事情。如果孩子睡的早,经历充沛,能够自然醒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这种情况可能不多。到底,父母怎样叫孩子起床比较好? 综其原则,就是不仅要让孩子的身体起床,还要让孩子的心理也起床!不实现这一点,孩子就会表现出迷迷瞪瞪的状态,特别是在父母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情况下,孩子极有可能到了车上继续昏睡,有的幼儿园小朋友基本都是裹着被子由父母抱上车,直到幼儿园门口再次呼唤“醒醒!起床”! 叫孩子起床,父母们可以把握住一些关键点,尝试以下小技巧: 1、推进式叫醒,适合单独睡自己房间的孩子。时间到了,进行 第一次常规叫醒:孩子,起床吧!(此时的重点是语气要淡定舒缓,传递给孩子一起坚定的信念和习惯,这样能鼓励自己实现自我唤醒,“做个配合父母的好孩子”,一旦如此,要及时表扬,因为这是孩子的内心期待。)5分钟后(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做事的时间去判断,比如上完厕所、刷完牙、洗完脸,每个环节大约多久),孩子没醒,进行 第二次肯定叫醒:起来了吗?在穿衣服吗?(语气中要表达出信任和关心,克制超级无效的质疑和反问,比如‘还没起?等着叫几遍?’如果判断孩子没有太多需要帮助的内容,可以先到门口去等孩子,借此发出最后的提示信号!) 2、感情式叫醒,特别适合跟父母不同屋睡的小孩子们。轻轻走到孩子身边,但千万别吓到孩子,要刻意弄出一点儿声音,给孩子一个小小的心理准备。先摸摸孩子身体的最低端,即 他们的小脚丫,稍微用些力按摩脚跟脚趾,通常孩子会比较舒服的醒来,一旦孩子开始扭动身体,就可以俯下身,在孩子的额头或者脸颊上亲一口,“醒了吧!咱们该起床喽!“如果孩子索要,那就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顺势把孩子从床上抱起,放到地上,或者在床上坐起来。很多孩子喜欢闻够吸足妈妈的味道,那就让他们的头在自己的肩窝里赖上一会儿,再分开来,去做起床后续的事情。 3、诱发式叫醒,适合孩子有兴趣点和兴奋点的情况。诱饵可以是物质的,比如好吃的食物、喜欢的玩具;也可以是 动机性的事件,比如孩子答应好朋友带一本书,穿上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穿上喜欢的鞋子等,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孩子的起床动力,让他们自主开心地起床,因为内心的渴望想法已经来到大脑中。采用这种方式叫醒,需要父母非常了解孩子最近的心理,喜欢什么,在乎什么,都要把握得很清楚,不要犯了一厢情愿,马屁拍在马腿上的错误。 这些小技巧都是在孩子难以起床的时候才派的上用场,如果孩子已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完全能够自然规律性醒来,那才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END- 文章 【赵博士养育咨询室】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