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哄‘哭闹’的孩子

家长都心疼孩子哭个不停,可为什么有些家长简单哄几句,孩子就能停止哭泣,有些家长只会把孩子惹得更伤心?主要问题出在哄孩子时说的话。要知道,哭泣时的宝宝往往有一些“目的”,让他立刻停止哭泣是很没面子的事。



有哪个宝宝小时候没哭过几场呢,没吃到喜欢的零食会哭,比赛输了会哭,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莫名其妙地哭了。

而家长看到孩子哭了之后,通常是哪些反应?有人快速抱起来连忙安慰着“别哭了”,有些家长不耐烦地对孩子喊“憋回去”。

可无论家长软硬兼施,孩子就是哭得停不下来,还有可能越哄哭得越厉害。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心态慢慢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心疼变为着急,再到后来失去耐心对着孩子发火,却始终没有找到问题出在哪里。

“高情商”的家长哄孩子,不会说“别哭了”

家长都心疼孩子哭个不停,可为什么有些家长简单哄几句,孩子就能停止哭泣,有些家长只会把孩子惹得更伤心?主要问题出在哄孩子时说的话。

要知道,哭泣时的宝宝往往有一些“目的”,让他立刻停止哭泣是很没面子的事。

“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等话,高情商的家长不会这么说。而是掌握了孩子的心理特点,换种沟通方式。当情绪呈逐渐缓解的趋势,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容易接受。

允许孩子释放情绪,哭泣是一种情感表达

成年人也会有情绪崩溃的时刻,只不过他们不会随意当着外人面哭出来。小孩子心里藏不住事,哭泣只是他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长时间没见到爸爸妈妈会因为想念而哭泣,娃娃坏了、宠物生病他会因为伤心而哭泣。能够对身边一些事物有哭泣反应,恰恰说明孩子的情感丰富,不是个冷漠的人。

当遇到一件真的激起孩子情绪的事情,家长不要去刻意制止孩子哭泣。而告诉孩子:“想哭就哭出来,爸爸妈妈陪着你”。

用同理心,达成与孩子的沟通

当发现孩子哭了,高情商的家长会先关心孩子的感受,从同理心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感受。表示自己理解孩子生气、委屈或愤怒的心情。

“宝宝是不是生气了啊”?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委屈吗?爸爸妈妈很懂你的感受。

随后,再询问孩子需要哪些帮助,最后才是对孩子讲这件事情的正确做法,指出他有哪些不对的地方。这样可使孩子知道,哭泣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当孩子无理取闹地哭,家长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前面提到的两种情况,孩子哭泣事出有因,不过也有一类孩子是在用哭泣“威胁”父母。面对这类孩,家长可记住几个要点。

1)远离“公众视线”,让宝宝冷静下来

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他们能抓住家长“要面子”的心理,在很多人面前哭泣,让父母答应他的请求。

如果孩子的要求确实不合理,还耍赖大哭,家长可以把孩子领到一个人比较少的地方。告诉孩子你的底线,不要在孩子一哭时就妥协。

2)孩子的哭泣,是家长帮他改正错误的好时机

美国心理学家奥德丽·瑞克曾说过,孩子的每一次哭闹,都是改正他不良行为的最好机会。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的哭泣,奥德丽家表示长的劝说,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当你这样做(孩子的行为)——我感到(家长的情绪)——爸爸妈妈觉得(一件事带来的好的结果)——所以我希望(孩子去怎样做)。

家长用这一方式和孩子说话时候,不要用高高在上的语气,而是表达出自己的坚持,和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的,孩子就会知道,哭泣在父母这里不是“武器”。

学会如何哄大哭的孩子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所谓管理情绪,不是让孩子把情绪憋在心里,而是面对事情时的反应、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与“问题”相处。

情绪管理能力越早学会越受益,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就能看到效果了,因此锻炼情绪管理能力的年龄,最晚不要超过3岁。

孩子犯错,欧美国家流行的「Time Out」管教法,真的更管用吗?

孩子犯错,欧美国家流行的「Time Out」管教法,真的更管用吗?

家长要解释清楚惩罚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让孩子接受惩罚,单纯停止行为,但却对于规则本身没有领悟。

5岁孩子牙齿“秃了”,爱吃零食加上妈妈“懒”引起,后悔都迟了

5岁孩子牙齿“秃了”,爱吃零食加上妈妈“懒”引起,后悔都迟了

没有牙齿的嘴就好比没有石磙的磨,因此一颗牙有时比一颗钻石还贵重。

生完孩子三个月后她猝死:婚姻不幸的女人背后,都有个冷漠的丈夫

生完孩子三个月后她猝死:婚姻不幸的女人背后,都有个冷漠的丈夫

先努力爱自己,别人才会来爱你。当然最坏的打算是,即便别人不爱你也没有关系,因为你还有自己爱自己。

为什么说童年的父爱决定孩子一生?这8部电影都讲透了

为什么说童年的父爱决定孩子一生?这8部电影都讲透了

今天我们特别整理这8部海内外跟父亲有关的优秀电影,从成长陪伴到人生规划再到品格塑造等八个维度来讲,好的父亲怎样的?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如何解决幼儿吃饭难的问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如何解决幼儿吃饭难的问

幼儿吃饭难大致表现为:不管孩子有没有食欲、能吃多少,怕孩子自己吃得慢或撒了饭菜,不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就无法养成吃饭进餐的主动性,而这才是幼儿吃饭难的根本原因。幼儿吃饭的动作还存在手眼协调的配合过程,不要忙着给孩子喂饭和夹菜。

父母如何从心理上叫醒孩子起床?

父母如何从心理上叫醒孩子起床?

对孩子来说,起床并不是一件简单而自然的事情。如果孩子睡的早,经历充沛,能够自然醒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这种情况可能不多。到底,

别光指望孩子自律,父母才是让他们变优秀的“魔术师”

别光指望孩子自律,父母才是让他们变优秀的“魔术师”

“谁要是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可见自律的程度,决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高度。因此,各位爸妈,一定不要怕麻烦,培养孩子的自律,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孩子的这些“节俭”行为,父母夸了反倒误导孩子,越早纠正越有利

孩子的这些“节俭”行为,父母夸了反倒误导孩子,越早纠正越有利

教会孩子节俭是一件好事,但是家长们应该对节俭有更加深刻正确地认知。

父母焦虑:孩子内向怎么办?不妨先问问自己,要如何定义内向

父母焦虑:孩子内向怎么办?不妨先问问自己,要如何定义内向

家长没有必要盲目地为孩子的内向而焦虑,更不要试图用一些不必要的方法来干涉孩子的性格。

这4件事很多父母没教给孩子,占3条以上,孩子长大后会四处碰壁

这4件事很多父母没教给孩子,占3条以上,孩子长大后会四处碰壁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想要追求“公平”,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相对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一个人出生之后,财富、地位等等,都是有差距的,如果只是一味的抱怨老天不公,那他将永远都不会有出息。只有学会接受这些现实中的差距,才能靠自己取得改变,人生才能精彩。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只要是社会,就有竞争和不公,努力才是成功的根本。

最新心理资讯
推荐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