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让父母帮忙还债,被拒绝后情绪失控,站起来要扇调解员巴掌
唐先生把问题推到父母身上,认为父母没有帮自己带孩子,责怪父母对儿媳态度不好,父母和姐姐帮他付了首付,他认为父母太狠心,父母对姐姐更偏爱一些,其实父母也没少帮他,父母和姐姐对自己帮助不够,他说自己感受不到姐姐对自己的关爱。 很多人讨厌熊孩子,但在生活中,有一种人比熊孩子还讨厌,他们就是长不大的巨婴。 什么是巨婴心理? 就是到了成年,心智还留在年幼阶段,呈现“幼态持续”状,这样的人内心很自私,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如果父母给予自己少了,还会被埋怨。 33岁的唐先生就是如此,他结婚后有2个孩子,开了一家店,可生意入不敷出,唐先生把问题推到父母身上,认为父母没有帮自己带孩子,影响了自己干活,他要求父母帮自己还债,被拒绝后竟然给父亲门上泼油漆,让父母心痛难忍。 在巨婴的世界里,没有自己不努力,只有你对他不够好。 自己游手好闲,责怪父母对儿媳态度不好唐先生读到高中毕业,就去南方打工了。 他在海南游手好闲几年,没有正经工作,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人感情不错。 有次,唐先生得罪了一个本地人,他被一群人围着打,是女孩拉起他,带着他跑出了10多里地,才摆脱了危险。 唐先生被女孩的善良打动,他从心底感激女孩,想要一辈子守护她,可因为女孩是洗头妹,唐先生的父母难以接受,曾阻止过他们的感情。 到了唐先生家后,女孩小林受了一些委屈,比如她洗澡时,热水被关掉,婆婆的钱丢了,被质疑是她拿的,好在小林性格温和,公公婆婆后来也没有话说,算是接纳了她,成为自家的儿媳。 唐先生成家后,麻烦才真正开始,他买房时,父母和姐姐帮他付了首付,他需要每个月还房贷6000多,再加上开店的房租和孩子们的费用,每个月固定开销在14000左右,而他的收入好的时候只有8000多。 长期的入不敷出,让唐先生压力很大,他向父母要钱,希望父亲能拿出20万,帮自己还掉一部分债,自己也可以减轻压力。 但父亲告诉他,每月退休金只有2000多,只够平时家里的生活费,指不上儿子赡养父母就算了,可要让父母补贴儿子,也是做不到的。 唐先生很生气,他认为父母太狠心,为了旅游丢下孙子一个月,让他没有时间经营店铺,这是收入少的根源,父母也应该承担责任,生气之下,他跟父母大吵一架,还用油漆泼了父母的家门。 都说养儿防老,唐先生的做法让父母寒心,也因此父子之间的关系很僵,彼此都难以谅解。 嫉妒姐姐,又渴望姐姐的帮助让唐先生产生不平衡心理,还有一个原因,父母对姐姐更偏爱一些。 姐姐嫁在香港,丈夫是商人,家庭条件很不错,每年都会带着父母去旅行,还会接父母到自己家里住。 因为旅游,耽误了带孙子,让唐先生心里不舒服,他不理解父母,为何不能把帮助儿子放在第一位。 其实父母也没少帮他,在唐先生成家前,一直都有给他生活费,包括他读书的学费,姐姐也给了不少,在他结婚时,姐姐给他的几万首付款,也没有提过让他还。 可唐先生依然认为,父母和姐姐对自己帮助不够,他觉得都是一家人,姐姐家的生活条件好,为什么不肯多帮一些,而且姐夫态度傲慢,让他很难受。 有次唐先生提出要学个技术,需要8000元,姐夫直接从包里拿出一沓钱甩了过来,钱散落到地上,他很生气,觉得姐夫不尊重自己,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母亲居然弯腰一张张把钱捡起来。 唐先生一方面依赖着姐姐,一方面又感到极度的自卑,他说自己感受不到姐姐对自己的关爱,父母也偏心姐姐,他认为父母是亏欠自己的,应该给自己一些补偿。 从唐先生的状态中,可以看出他思考问题很自我,丝毫不会去考虑父母的感受,父母都是希望儿女有出息的,哪个孩子孝顺自己,态度温柔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与其嫉妒姐姐,不如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父母不为自己操心,更不要用言行去让父母伤心。 场上的观察员老师指出:“唐先生你要自省,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你需要做的不是去要求,而是体谅,提高自己的能力,正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加上三观不正,导致产生弱者的愤怒,认为父母和姐姐都对不起自己,真正强大的人,会自我提升,不去苛责家人。” 或许是被“弱者”这个词刺激到了,唐先生激动起来,他反击道:“我弱吗?我不是弱者,你说强者有包容心是不是,那我打你一巴掌,你是不是也会原谅我?” 说着,他真的站起来,要去扇观察员一巴掌,让场面一度失控,要不是被妻子和父母拦下,后果不堪设想。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唐先生控制不住情绪,他不认为自己有错,而是觉得大家都不理解自己,这或许是他对自己啃老的心理支持,通过转变认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合理化。 学会控制索取,才能让心智得到成长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境,我们唯有自己努力,才能得到更快的提升。 不可否认的是,巨婴心理的形成,跟父母也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父母包办的态度。 唐先生上面有个姐姐,父母对他比较宠爱,什么事情都帮他安排妥当。 包括他成年后,需要用钱的时候,父母和姐姐都会及时帮助,他习惯了有人给他兜底,成家后遇到困难,也希望父母能帮自己解决问题。 却忽略了,父母已经年迈,没有能力再照顾他,他如果不自我成长,就很容易陷入情绪焦虑,这种焦虑没有是非观,是自己情感的好恶,只要父母没有伸出援手,他就会感到难受。 其次,没有让孩子早一点承担责任。 唐先生的父母,跟生活中很多父母一样,会规划儿子的人生。 比如他该读什么学校,娶一个什么类型的女孩子,如果儿子没有听话,就会训斥儿子,甚至排斥他带回来的女朋友。 父母跟儿媳关系不好,也是唐先生不满的原因,他认为妻子对自己有帮助,父母应该接纳自己的妻子,看到婆媳矛盾,就会对父母多一份埋怨。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需要时间来建立,很多关系没处理好,也跟移情有关系。 比如你跟丈夫生气了,会不自觉生婆婆的气,认为婆婆没把儿子教育好,同样的道理,父母跟儿子关系不好,也会生儿媳的气,觉得儿媳在中间没有起到好作用。 要想避免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儿子有担当,平衡好两边的关系,让父母和妻子的生活都轻松一些,矛盾自然也能化解。 每一个成年人,都要减少抱怨,多一点感恩之心,看到父母对自己的帮助,忽略矛盾的细节,才能让家庭关系更和谐。 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父母有帮带孙子的义务吗?欢迎留言来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