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卷子被调包,内向胆小不敢说,父母要不要找老师?
最后找孩子的老师反馈问题。孩子内向胆小所以自己不敢向老师说。毕竟孩子的真实能力是不可能被”且孩子的卷子不可能永远被调包”我们过于轻视了事情本身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你也一定会见到过有人把吃亏是福当成是大智慧的。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怎么办? 除了个别家长会不管不顾去替孩子出头之外,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理性看待的。 例如他们会先安抚好孩子,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然后去落实清楚情况,最后找孩子的老师反馈问题。 大家觉得正确的做法是不是应该这样呢? 做法肯定是对的,但现实往往并非是我们想的这样。 01.内向孩子的试卷被同学调包 一位性格内向的低年级小学生某次考试自己的试卷被同学给调换了,结果就是自己的最高分试卷成了那个同学的成绩,孩子内向胆小所以自己不敢向老师说,就把事情告诉了妈妈。 这事儿听起来挺不可思议吧? 但确实是发生了。 孩子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后,结果妈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所以就问网友该怎么办。 事情肯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也有跟孩子的妈妈简单交流过。 对于为什么会对这事处理如此犹豫,这位妈妈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怕老师惩罚那个同学,那个同学会受不了,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太差!” 这位妈妈的善良让我很意外,但其他几位网友的回复却让我很吃惊。 02.令人吃惊的网友回复 “没必要上纲上线,只要知识学到了,其他无所谓” “调包就调包呗,你学到脑子里的东西又没有被他偷去,在乎这个干嘛。” “置之不理,使劲惯着她,让别人去教训,她偷一次,还能偷一辈子?再说了,自己的本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偷不去吧?穿新鞋不踩屎!” “不在乎,学到知识的是你孩子,又不是别人的孩子!” “分数是自己的,谁也拿不去,何必在乎试卷。” 回答这位妈妈问题的网友并不多,但就是这不多的网友中超过一半多给出了上面这些建议。 我想这些网友或许是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孩子的真实能力是不可能被“调包”的,有问题的是那个孩子,我们自己的孩子能力不会因此就被掩盖了,且孩子的卷子不可能永远被调包,那么那个孩子的问题也早晚就会暴露…… 这样的认识或者说这样处理这个事情的本身是有很大问题的。 我们这里没必要去讲什么“高风亮节”非要去说这样做是对另外一个孩子的“间接危害”这种高格局的问题,仅仅只对这个试卷被调包的孩子负责的话,这样处理问题也是不对的。 我们过于轻视了事情本身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这可能是“吃亏是福”的思想在作祟。 03.吃亏是福吗? 在成人的世界认为吃亏是福的人不在少数,而且非但如此,你也一定会见到过有人把吃亏是福当成是大智慧的。 吃亏是福真的是大智慧。 但这个“智慧”不是因为你“吃亏”了,而是你知道什么亏“该”吃,什么亏“不该”吃,也就是你懂得如何去吃这个“亏”。 这就好比“舍得”一样,我们不能只看到“舍”却忽视了“得”。 而对所谓的“吃亏”,我认为更好一些的理解应该是勇于“让步”,是懂得“取舍”,是知“进退”,是有真正的“大局观”…… 讨论这个其实是不会有什么唯一答案的,每个人都能讲出来各种不同的道理,因为放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时,确实都是对的。 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不能轻易这么认为。 因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心理不成熟,他们理解不了那些在我们成年人眼里是“智慧”的逻辑到底哪里合理了,非要让他们接受、认可,反而会搞乱了他们的认知。 对与错对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尤其是对小孩来说,他们自我的道德水平是远高于成年人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学违纪被检举的事情往往只会发生在小朋友的身上,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慢慢开始像大人一样去考虑事情本身之外的“对与错”,他们自己就开始排斥“举报”行为了。 所以告诉孩子“接受”也好,告诉孩子“你的能力并没有被调包”也罢,对于小孩子来说尤其是对内向胆小的孩子来说,会给他们的认知带来很大的困扰。 正如这位妈妈担心那个调包卷子的孩子被老师批评会心理承受不了一样,你可知道如果你真的劝孩子“认了”是实实在在地伤害自己孩子吗? 04.内向孩子的优势 这件事情中的“受害者”有一个典型的特点,甚至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篇文章也离不开这个原因,那就是孩子性格内向,当然,孩子妈妈又给孩子加上了一个“胆小”的标签。 这其实是不太对的。 “胆小”这种事情尤其是对低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其实反而是聪明的表现——他们会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如果去做(说)会导致的各种可能的一种分析行为,只是孩子在很多时候会推演出不好的结果,所以导致他们不会去做(说)。 内向孩子在很多时候表现为“胆小”是很常见的,因为内向的孩子往往心智上“成熟”得会更快一些。 必须要说明一点,内向也好外向也罢是没有绝对好坏之分的,作为家长,如果你真的很在意,那么你也不要去怪孩子,因为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因导致的,另外一个则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导致的。 而无论是哪个原因,很显然,都跟父母脱不了干系。 内向的孩子也有很多的优势。 例如往往他们的专注力会更好,内心世界会更丰富,他们会更善于思考,甚至情商往往也会更高。 但内向的孩子也有会有很多的不足。 不善于甚至会逃避社交,不够自信甚至对有些孩子来说还会常常陷入到某些自卑的情绪中。 无论是孩子妈妈还是那几位网友,他们一旦按照所说的去做了,而且如果把这样的处理问题(孩子“吃亏”)方式当成日常主要的教育方式去做,那么只会导致孩子更内向、更胆小,甚至会更自卑。 05.别成为孩子抑郁的罪魁祸首 孩子不敢跟老师说,回来跟妈妈说,有没有可能他其实就是期待妈妈来解决这个事情?而且就是希望妈妈去跟老师说? 如果是我觉得孩子是正常的。 如果不是,例如孩子自己会说出来如果跟老师说了会导致怎样怎样的后果是他不想看到的,那么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因为对这么大的孩子而言,他竟然都用成人思维想问题、处理问题了,这不是好事,这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发展出现很多的问题。 他们会越来越在意别人的评价,会因为害怕出错不断把自己藏在最后面或者最阴暗的角落里,会在心里不断渴望自己变得更强但却在现实表现得极其无力…… 这种孩子不早早抑郁什么孩子抑郁? 不是只有那些天天被逼着学习,只被重视成绩的孩子才会容易抑郁。 也不是只有被霸凌的孩子才会更容易抑郁。 事实上这也就是三年级,这种行为我们还想不到“霸凌”,但你仔细想想,尤其是结合孩子的实际年龄再来看,这就是“霸凌”行为啊! 所以父母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帮凶”,而如果诸事咱们都是这个态度,那我们就变成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罪魁祸首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 06.告知老师是必须的 如果你担心老师批判得太厉害会给对那个孩子的心理上带来伤害,那么你可以跟老师说都是孩子,就是太淘气了也不知道对和错,积极引导一下就行了,也是为了孩子好,避免孩子把错误的行为当成“捷径”走,结果把自己给害了。 事实上我们不是说只告诉老师就完全不需要管或者管不了了。 从跟孩子是如何沟通如何鼓励孩子跟老师汇报自己遇到的困难再到希望老师能够给自己孩子怎样的鼓励和引导等等。 我们是可以把一件“坏事”变成一件让孩子成长的“好事”的。 而且是对两个孩子都好的好事。 07.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我在小题大做,甚至是在危言耸听。 我始终认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只有“学习”,那些涉及到孩子心理发展的问题其实更为重要。所以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不要总是围绕“学习”或者“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我们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成人的角度去思考。 别整天嘴上挂着要引导、培养孩子如何“共情”,我们自己却都做不到跟孩子共情。 只有这样做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对某些事情很在意、孩子会对有些事情理解不了,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人格发展环境。 这篇文章说的这件事情确实看上去不大点事,但是处理一件事情的态度却可以反映出家长处理一系列问题的态度。 当这些事情都累加起来之后,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就不容忽视了。我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写一遍,我只能通过一件事情咱们的家长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的更严重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会更好。 所以我确实是在小题大做,但我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