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孩子的养父母到底该不该被绳之以法?
但是对于被拐孩子养父母到底该不该被绳之以法这一问题却突然引发社会舆论,让孩子看着自己的养父母受到法律制裁,被拐儿童养父母有收买行为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当犯罪嫌疑人符合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时? “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人物原型孙海洋近日找到14年前被拐儿子孙卓,同时电影《失孤》原型人物郭刚堂今年7月与失散24年的儿子郭新振相认,这本是一桩值得庆祝的喜事,但是对于被拐孩子养父母到底该不该被绳之以法这一问题却突然引发社会舆论。 有人认为,养父母将孩子从小到大含辛茹苦养大,出钱出力,耗费了无数心血,不是亲生父母,胜似亲生父母,何必苦苦相逼,让孩子看着自己的养父母受到法律制裁,回到一个陌生的号称是自己亲生父母的身边;也有人认为,养父母就是养父母,违法犯罪就是违法犯罪,就该受到法律制裁,岂能随意姑息。 对此,北京紫乾律师事务所律师认为,从法律的角度看: 按照《刑法》的规定,被拐儿童养父母有收买行为的,即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同时,按照《刑法》的规定,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 因此,对于养父母是否构成犯罪?当犯罪嫌疑人符合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时,即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但对于养父母是否应受到处罚以及该如何处罚?可以从轻处罚,不是不处罚,也不是必须从轻处罚,因此养父母是需要受到处罚的。但是对于处罚程度,要根据养父母对孩子是否虐待、是否阻碍解救进行决定,即养父母是有可能受到一个很轻的处罚的。 当然,在综合考虑亲生父母、养父母及孩子的感受下,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当是公平的、与时俱进的,但无论法律如何规定和变化,北京紫乾律师事务所律师温馨提示:出门在外,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野,包括但不限于在孩子的鞋子、手表、衣服等位置安装定位仪、小型警报装置,或者戴上牵拉绳等,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强化记忆家庭地址信息,让孩子平安健康长大,度过平凡而又精彩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