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误诊!50岁以上、女性、肩腿肌肉疼痛,注意这种风湿病
可伴随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贫血、乏力、食欲下降、消瘦等症状。只能借助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如果想要确诊风湿性多肌痛,常需要首先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肿瘤等其他疾病。 在风湿免疫科,有一种临床常见,但又常被误诊的疾病,名为风湿性多肌痛。 这是一种 50岁以上人群多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率可为男性的2-3倍。 起病较急,表现为突然出现颈、肩、髋(大腿根)等部位的肌肉疼痛、晨僵、活动障碍,可伴随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贫血、乏力、食欲下降、消瘦等症状。 但由于风湿性多肌痛和 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有类似的肌肉疼痛、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 并且目前还没有特 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只能借助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以及超声、磁共振检查等辅助诊断。 因此,如果想要确诊风湿性多肌痛,常需要首先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肿瘤等其他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各有特点: 除此之外,风湿性多肌痛还可能是肿瘤性疾病的前驱表现,尤其出现短时间内消瘦的情况,更应该积极就医检查。 风湿性多肌痛不能自愈 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 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 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比如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 小剂量应用,疗效很好,服药两三天后症状就可以有明显改善。 但由于风湿性多肌痛是一种慢性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因此可能带来一些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比如体重增加、骨量流失、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增加感染风险等。 可以在用药期间同时服用钙剂、维生素D3来减缓钙的流失,并密切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 除了糖皮质激素,还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 非甾体镇痛抗炎药来缓解疼痛,症状缓解后就可以停药。 如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反反复复,激素减量困难等情况下,可能会选择联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 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免疫抑制,也可能造成抵抗力下降, 肝肾功能受影响,感染风险 增加等情况,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风湿性多肌痛用药治疗周期比较长,可能需要3-5年,用药期间应该按医嘱服药,切莫自行减药、停药,否则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并且,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具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时好时坏,因此服药期间甚至治愈后也需注意复查。 一般初次治疗后,1个月左右需要复诊一次,病情缓解后,可每6-12个月复诊一次,观察病情进展。 由于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一些血压、血糖变化,因此建议患者平时最好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但不建议吸烟、饮酒。 病情缓解后,也应该量力活动,日常也要注意保暖、避免损伤。 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官网 - 邓雪蓉 主任医师《风湿性多肌痛》 9大避孕方式,靠谱的有几种? 2022-01-04 好痒啊!皮肤瘙痒有没有止痒药可用? 2021-12-31 老花眼是远视吗?除了戴老花镜,还有其他矫正方法吗? 2021-12-30 点击下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