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两医院被罚停诊,是谁机械地执行规定?
在西安的疫情期间发生了两起与民营医院有关的事。两家医院之所以拒诊是在执行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医院拒绝接诊肯定是在执行主管部门的规定,但是如果在就诊病过程中没有落实防控要求,医院肯定要承担防控不力的责任。 在西安的疫情期间发生了两起与民营医院有关的事。 一起是发生在西安高新医院。1月1日,一孕妇肚子疼,家人打不通120后,便打110将其送往医院。晚上8点多到达西安高新医院,在门口由于核酸问题无法入院,一直在门口等待两个多小时的孕妇出现大出血,8个月的婴儿流产。 另一起是1月2日,发生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一男子因心绞痛被该院拒诊拖延后离世。
两起事件先后发生,两家医院的性质又都是民营医院,于是便引发了针对民营医院的汹涌舆情。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迅速做出了反映,以“机械地执行相关防疫政策,延误急危患者抢救和诊治”的理由,处罚两家医院停诊三个月。 我们知道,停诊三个月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停业整改,你不是民营医院吗,不是要赚钱嘛?停业就是让你产生损失,这跟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商店停业整顿如出一辙,赚不到钱就是最大的惩罚。 不过当处罚决定公布以后,却并没有让公众叫好,反而引来更多的争议。 原因很简单,两家医院之所以拒诊是在执行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而两起事件的主人公此先都曾多次拨打120,多家公立医院拒绝接诊。 医院拒绝接诊肯定是在执行主管部门的规定,如果说是机械执行规定,那么也是所有医院都是如此的机械。 而只是这两家民营医院拒绝得没有那么彻底,或是患者强行来到了医院,没办法再回绝,但是如果在就诊病过程中没有落实防控要求,出现了疫情问题,医院肯定要承担防控不力的责任,相信也没有哪个医院的领导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所以用这个理由来处罚这两家民营医院似乎也并不恰当,难道那些拒绝救治的公立医院就没有任何责任吗,他们不是机械执行,而是直接就推卸了责任! 不过监管部门责罚医院停业整顿自有他们的理由,相信也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只不过可能没想到这两家医院为西安的医疗供给市场贡献了超过6500张的床位数,本来在因疫情医疗资源紧缺,还关闭两家大型医院,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是给抗疫工作添乱吗? 民营医院的逐利目的确实让会对其能否履行治病救人的宗旨产生怀疑,医院的公益性该如何得到保障,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绝非是停诊三个月就能解决的。 因此当地监管部门匆匆忙忙的决定不由让人生出些疑问,究竟是谁在机械地执行规定?是不是把涉事医院一处理,监管失职的责任就算是了了? |